第五十七章 花烛夜却生迷离-《醉天疯道》


    第(2/3)页

    于是借机提道:“老哥  小弟膝下正有一女  名叫玉芬  年方七岁  不知可否    ”

    其实曲仲达老两口也是非常中意刘家丫头  最主要的是尽管刘家现在中落  也毕竟也曾经是有头有脸  在这点上也算的上门当户对  最主要的是知根知底呀  以后儿子可是要接管整个曲家庄的  媳妇起码也有相当大的权力  怎么可能不用心盘算

    不过想归想  这面子事还是要做足的  曲仲达假意推辞:“这个      如此不是委屈了侄女    为兄于心不忍呀    ”

    刘琛将怀中酒一口喝干  重重的将酒怀放在桌上  长叹一声:“唉  老哥  你就不要现在挖苦小弟了  我现在什么情况你还不知道吗    全靠你的接济才勉强度日  当初为了抵还货款更是将老宅都压了出去    如今时限己到  又如何赎的回    我们老两口也就罢了  毕竟也活够了  只是不想孩子跟着受苦呀    所以  不管从哪里讲  都是我刘家高攀了    ”

    这话说的曲仲达也是嘘唏不己  既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  再装下去也沒什么意思  二人当天喝的尽兴而回  几天之后  曲家先了一个黄道吉日  在曲家庄边上置了一处大院  将刘琛老二两接到此处  安排了几个使唤丫环和下人  最后又留下五百两银子  布匹若干  将刘玉芬接到了曲家庄

    刘琛老两口虽然心中万般不舍  可是却知道这是最好的结果了  起码可以保证女儿一生无忧  再加上曲仲达在云河镇也是混的风声水起  人缘极佳  难过之后  但也安心的贻养天年  好在离的并不远  时不时的还可以过府探看  曲家也从未让他们空手而回过

    小玉芬虽然年纪尚小  可七岁也己经懂事了  家中的变故  父母虽然沒有和她说多少  却也多少了解一二  因此被带到曲家之后  也是极为乖巧  只把自己当成一个丫环  沒有一点小姐架子  又能读书识字  又学了针织刺绣  让曲仲达夫妇十分的满意

    时光如水  岁月如梭  转眼十五年的光阴就这么过去了  曲玉书和刘玉芬二人从小一块长大  感情深厚  好的不得了  曲玉书有什么好吃的都要给刘玉芬留一份  不管心情有多差  一看到刘玉芬就烟消云散

    现在曲玉书己经年近十九  刘玉芬也己二十有二  都到了成婚的年纪  两家合计着  不能再耽误了  尽快的安排他们圆房  于是三天前  一场规模巨大的婚宴在云河镇正街上举行

    有看官要问了  这曲家家大业大的  怎么还摆大拍档呀  这到是错怪曲仲达了  他到是有心在家里或是酒楼办喜事  可有哪家酒楼有这么大的地方  可以容的下全镇的百姓    无奈之下  也只好在街边摆了流水席  但是所有的酒菜全是镇上几家酒楼精心准备的  从卯时一直摆到申时  两个时辰换一桌酒菜  到也真的算的上举镇同乐

    曲家庄内自然也少不了一番热闹  可是过了掌灯时分  所有人都识趣的告退  毕竟**一夜值千金  沒有人会在这一天自讨沒趣  当所有人都退去之后  老两口将曲玉书和刘玉芬送之房间  这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房安歇

    第二天清晨  老两口都己经起身了  还沒有看到曲玉书小两口來请安  不由得心生怪异  在他们的印象之中  这二个都是很守时的孩子  从來沒有睡过懒觉呀    转念一想  可能是洞房花烛  太过劳累了也保不齐  年轻人嘛  那就再等等吧

    二人自行用过早点  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可一直等到日上三月竿还沒有动静    这下夫妇二人心里有些别扭了  商量了一下  决定还是亲自去看一下为好

    给曲玉书安排的新房位置虽然有点偏  却是环境极佳  问过在院门守候听召的丫环  也都说沒有听到什么动静  曲仲达到他以儆效尤的房门前  虽然感觉有些不妥  可还是硬着头皮拍了拍门:

    “咳咳  玉书、清芬    真是胡闹    也不看看一央都几点了    还不快点起身    ”跟在他们身后的小丫环也都悄然掩而而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