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团拜辞诸相-《盛唐风月》


    第(2/3)页

    “无典,我自己瞎编胡造的。”杜士仪没想到张九龄还真的深究起了这四个字,赶紧搪塞了过去。正如张九龄刚刚所言,他和这位同僚因为中间梗着一个宇文融的关系,一直都是公事往来,私交极少。想来作为天子,也更希望掌管知制诰的两个臣子少些私人往来。如今离京之前,能够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很足够了,他总不能拉着张九龄神秘兮兮地说,你给我小心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出了兴庆宫勤政务本楼下的大门,张九龄就停下步子对杜士仪拱了拱手道:“君礼此去鄯州,我公务在身也不便置酒送别,便再次道别吧,珍重”

    “多谢子寿兄,你也珍重”

    分道扬镳之际,上了马的杜士仪见张九龄带着随从一前一后往大明宫的方向去了,他不禁伫立远望了片刻,直到林永墨出言提醒,他方才回过头来。

    “杜中书,职责之内的事情都交卸完了,你不回去再拜别萧相国了?”

    “萧相国那儿,该说的话我已经都说完了,如今再特意走一趟大明宫中书省,又要惹人围观。对了,等到告身下来,你就是中书主事了,记得我对你说过的话,阎麟之的事,是前车之鉴。”

    林永墨打了个寒噤,忙不迭地点头应是。等到一路把杜士仪送回宣阳坊杜宅,他就只听得杜士仪一面走一面对他嘱咐良多,到最后,他只觉得心头滚热

    他不过一流外出身的微末小吏,却能得主司如此信赖提携,这是何等幸运

    杜士仪只是习惯性地对自己人就是胳膊肘往里拐,等现林永墨竟在那擦眼睛,他这才意识到,这位年纪一大把,在流外熬了十几年的老吏是给触动了。他可不想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被人看见自己和林永墨有多亲近,以至于日后中书省内日月换新天的时候此人又被人排挤。

    “总而言之,好好去做,固然不能马虎萧相国交待的事,可记住,也不要趋奉太过了。既然好不容易从流外转流内,切记一步一个脚印,决不可操之过急”

    既是对韦礼裴宁王缙说过要去交通那些可能拜相的人,杜士仪已经和张九龄打过了招呼,自然不会漏过了其他人。开元年间宰相犹如走马灯似的换,他哪里能够记得清所有宰相的名字,接下来少不得去拜见了在云州长史和代州长史任上的顶头上司,当初任太原尹,如今任工部尚书的李量,然后又去见了刚刚由户部侍郎转迁京兆尹的裴耀卿。

    无论是出于他和南来吴裴的良好关系,还是裴耀卿为宇文融所荐,此前一直为裴光庭排挤,抑或是在幽州的同僚之谊,他都不会漏过这一位。回京这一年多,他和裴耀卿除却公务上的往来,几乎没有太多私下交往,因此对于他的拜访,裴耀卿自是有些意外。可是,当他送上了三卷宇文融遗稿抄本的时候,裴耀卿的脸色登时就变了。

    “君礼……”

    “裴京兆胸中自有沟壑,就算没有宇文兄留下的这些东西,于漕运,于财赋,都有独到之法,这些东西不过聊备参考而已。我只是觉得,这些东西我留着,远没有裴京兆留着有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