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节堂舞剑-《盛唐风月》


    第(1/3)页

    就如崔承训丨所说,朔方灵州的冬天格外于冷,寒风袭来时,感觉上甚至会夹杂着一粒粒的沙子,打得人脸上生疼。尽管已经过了极度注视仪表的年纪,但杜士仪也不希望自己这张脸被这朔方寒风给吹得千疮百孔,因而在此行的路上就开始使用崔承训丨赠的那油膏。

    最初打开那个匣子之后,杜士仪便现,其中不但有小瓷盒承装的油膏,还有一张详细的配方,即便那字迹看上去仿佛是崔承训丨亲笔,可他怎能相信身为嗣赵国公的崔承训丨这个大男人会有这等细心?最难消受美人恩,也许,那是崔五娘心细如给自己预备的。

    一转眼就快二十年了。此番回来,仓促之下竟还未见过崔五娘一面。

    而他留着李炜过完年再走,李炜对他也客气了许多,除却对他分说朔方文武诸人优劣之外,也派了长孙李研,相赠了不少在朔方用惯的旧物。油衣蓑笠木屐一套,去大漠巡查时所用的蒙面巾,甚至还有一把用了多年的旧刀。杜士仪没有去理会李炜送这些旧物究竟是何用意,一概照单全收,又还赠以文房四宝。

    等到了除夕这一天午宴,两位年纪相差四十岁的新老朔方节度使便在节堂中与麾下文武共迎新年。酒酣之际,众将之中有人起哄请李炜下场舞剑,带着几分醉意的李炜欣然答应。

    为了让节堂敞亮,今日午宴特地点了灯火。这位七十出头的老将仗剑下场,宝剑出鞘之际,就只见原本醉态憨然的他陡然气势大盛,一时间须勃然,手腕一抖,那剑竟是迎着灯火,反射出了森然寒光,骤然间让这烧着地龙的节堂中多了几分寒意。渐渐地,整座喧闹的节堂都安静了下来,只有那利剑破空声,衣袂飘飞声,以及一起一落的脚步。

    这一刻,杜士仪恍然品味出了,何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也不知道是谁看得兴起,突然出言相邀道:“杜大帅何不下场,与大王共舞?”

    有人起了个头,其他人顿时亦附和不已。在这些声音中,杜士仪见白苍苍的李炜转头朝自己看来,皱纹密布的脸上,那双眼睛炯然有神。他当即笑着起身,张兴随身携了之前姜度所赠的宝剑,便双手呈递了过来,他一按机簧抽出宝剑,突然屈指在剑身上一弹,面上露出了几许怅然。

    “自从当年于嵩山因缘巧合随公冶先生学剑,已经将近二十年了,惜乎只得一二皮毛,今日便斗胆请大王赐教了”

    公冶先生这四个字,寻常军将兴许闻之陌生,信安王李炜却不禁为之动容道:“杜大帅所言公冶先生,莫非裴果将军师兄?”

    “正是,没想到公冶先生隐居多年,却还有人记得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