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子仪你不要瞎猜就单单凭他的母亲和杨氏有关联,而如今无论长安军民,还是这北门四军,全都恨杨家入骨,我说一句公道话就够了,再做别的岂不是自讨没趣?” 尽管论起来,身为朔方节度使的郭子仪已经可以和杜士仪平起平坐,但这次杜士仪回到灵州,一来二去,他还是觉得去掉那个杜字叫起来更亲切,又再三要求杜士仪对自己的一切称呼照旧。郭子仪难得用这样开玩笑的语气谈论着国本问题,杜士仪却不免要正经一些。他可不希望因为自己和杨家某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让人误解了某些问题。 当两人在亲兵的簇拥下来到一处看似还轩敞的主屋时,陈玄礼派来引路的那个亲兵便停了下来。 杜士仪和郭子仪立刻现,门前竟是没有卫士。而屋子里头分明还正传来了韦见素带着哭腔请求辞官的声音。然而,相比韦见素那痛哭陈情,李隆基却显得很沉默,足足好一会儿都没有任何表态。因此,杜士仪便招手将陈玄礼派来引路的那个亲兵招手叫了过来。 “为何无人守护?” 这个十分简短的问题,那亲兵却有些犯难。足足思量了好一会儿,他方才小心翼翼地答道:“陛下身边原本是宦官服侍起居,同时守卫门禁,但这几日人逃亡殆尽,昨夜又闹出了淑妃之事,今晨又险些因为延王擅自举火进食而使得驿馆走水,门前守卫去救火了,陛下还是韦相公背出来的。此后陛下重重惩处了延王,又责备禁卫不尽心,于是……这里就没人肯来了。” 堂堂天子竟突然沦落到这样的地步,郭子仪瞠目结舌,杜士仪却暗骂了一声咎由自取。正值这时候,韦见素突然从里头掩面出来,一见他和郭子仪,这位老实相公就忍不住开口问道:“杨国忠如何了?” 天子尚未免去杨国忠的官职,韦见素竟直呼其名,这自然是一种表态。杜士仪知道韦见素不是什么能臣,此刻却还是客气地颔道:“军中群情激愤,杨国忠已然授。” 话音刚落,他就只听的屋子中传来了咣当一声。很显然,正是李隆基这位天子失手砸了什么瓶瓶罐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