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长安-《擎唐》
            
            
            
                
    第(2/3)页
    听到这四个字,李空忽然有些苦涩,那是对前身的同情。
    但事实如此,哪怕他为了抵御突厥,战死沙场,可他不在军籍的事情,谁也无法改变。
    “那小侄就先进去了,程将军忙去吧!”深深地叹了口气,李空抬腿朝着长安城的大门走了过去。
    近距离观看这座都城,一股惶惶天威尽情绽放,有人说,明朝皇帝最为不怕死,留下‘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美名。
    可长安距离河套只有不足三百里,快马驰骋只需大半天的时间便能抵达,而现在,河套之地上还混居着无数的异族,甚至连掌权者都是突厥一部,当然,名义上还是大唐属地,但这种事情谁都知道,那只是给老百姓说的。
    所以,真要论起‘天子守国门’,大唐皇帝不比明朝皇帝弱,甚至在地理位置上,长安更容易被北方异族的铁骑肆虐。
    若不然的话,在明年,也就是贞观二年也就不可能有李世民屈辱终生的‘渭水之盟’了。
    贞观初年的长安在稳定了九年之后,已经有了一些繁华的苗头,不过因为战乱的缘故,所以这里的人并不算多,只有十万户不到,几十万的人口而已。
    但人人安居乐业,街头热闹非常,走进这里的李空第一次有了重新活过来的感觉,这种感觉和看到大唐铁骑的时候完全不一样,毕竟他的骨子里,依然只是一个需要和无数人混居的存在。
    “大公子,您总算回来了,赶紧跟老奴回家,老爷都快担心死您了!”忽然,一群人挡在了李空的面前,一个年纪看上去超过四十岁的老者满脸激动的看着他开口。
    李福,李勣家里的外院管家,是以前李勣老家的一个外戚,后来跟着李勣一起回了长安,而这个李福,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将李空当成庶出子的人,所以对李福,李空还是充满感激的。
    “原来是福伯!”
    “哎呀,赶紧走吧,老爷知道您今天要回来,已经让家里准备好了午宴,特地为大公子你接风洗尘,若是回去的晚了,老爷估计又要不高兴了。”李福不由分说的拉着李空便朝着前面走去。
    但他的话却让李空有些惊讶。
    他可是知道,一日三餐这种事情一直到了明朝才开始逐渐普及,而在唐朝,还延续着先前的传统,一天只有两顿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