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纠结(十七)-《古代幸福生活》


    第(2/3)页

    他一高兴,大家都高兴了。朱喜又进了来:"朱大人来了。”朱宣正在高兴劲儿上,道:"请他进来,我在这里见他。”一面又进来了交待玉妙继续写。

    沈玉妙稀罕的不得了,这是哪位大人,比郡王还要厉害,表哥一听了他来,立刻就见他了。

    朱大人也是又惊又喜,王爷内宅里见了,朱喜同时告诉了他:"王妃也在,书房里念书呢。”他更是小心的进了来。

    见了王爷行了礼,下意识的看了一眼里间的锦帘,朱大人是来说昨天那件事情的:"昨天夜里一个惯偷姚七夜里在街上走,问他做什么也答得不对,就抓了。西昌侯府说没有丢东西,今天早上小蜀王来了衙门里,说姚七是帮了蜀王殿下往风流女人家里送情信的,怕她zanfl在家,就用了姚七。已经放了姚七回去了。”

    沈玉妙在里面扛了笔听外面在说话,觉得没有必要跑到门帘处去偷听,就这么坐在锦榻上支了耳朵,能听得见就听,听不见就算了。

    象是表哥要叫他办什么事情?顺天府的朱大人,诸事不问的沈玉妙一下子想了起来。春意在送给张将军以前,有时与她说闲话,春意说过,去年京中告了张琳将军,顺天府的朱大人是个好人,让自己的女人来劝这个母女两个,一一分说。

    你们证据不足,以民告官,也是要用刑的。小姑娘公堂上受了刑,以后怎么嫁人。就这样把事情撕开了,又怕两个人回乡路上不便,正好有一个犯人要押解同路,托了押犯人的衙役们带了母女两人一同上路,一路上照顾颇多。

    沈玉妙这个时候明白了,这位朱大人是表哥的亲信,春意告状,是表哥让朱大人压了她们母女的状子。

    顺路送回乡什么,沈玉妙又纠结了,春意迟迟没有定下来婚事,托了媒婆也没有人上门提,这只怕和表哥又有关系。

    该不该佩服表哥一下,只怕从春意开始告状时,表哥就存了给张将军的心,收买人心这是最好的办法,而且现成。张将军只有感激的,赔上去的是春意的一生。

    沈玉妙又轻轻叹了口气,换个心思去想,也幸亏朱大人压了,以民告官,告不倒是有罪的,春意母女也承担不起,头脑一热,眼前没有了活路就奔到京里告状来了。唉。。。。。。。表哥去年烦得很。

    门帘开了,朱喜走出来,躬身道:"王爷让王妃见见客。”沈玉妙答应了,扶了丫头们的手下了锦榻,难得有客让我主动见见,这位大人比小蜀王那个郡王要有料多了。

    朱大人更是激动,说完了话,朱宣说了一句:"王妃在,见一见吧。”

    朱大人受宠若惊,他是一直想让自己的女人时时来请安的,只是不好来得太勤了。他随了王爷吩咐朱喜:"请王妃出来见见。”时,朱大人就一直躬身站着了。

    他心里倒是想抬头看一看,人都说长得不错,王爷爱如珍宝。可是只能低了头。过了一时,低垂的眼帘看到王爷也站了起来,他更是恭敬了。

    看了那绣花的衣裙从面前经过了,朱大人行了个官场上的礼,只听了王妃说了一句:"起来吧。”然后就进去了,衣裙边不止一,二两个丫头跟着,就出来这么一下子。

    沈玉妙也没有看到他长的什么样,就低了头,年纪约在三十岁左右,看了身材精干的很。她继续进来了同自己的字较劲。

    朱宣不一时也进了来,继续坐了旁边坐着,看了妙姐儿过一会儿就抚摸了一下胸前的明珠串,也是一笑,:"这件首饰给的值,难得你这么喜欢。”这两天就一直戴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