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朝花(三)-《古代幸福生活》
第(2/3)页
三位姨娘的少,一个半天就收拾好了,就偷跑看为王爷王妃世子收拾的房子。
看了正在安一付窗帘,四少爷对三姨娘道这个真好看。”怯生生的伸了手去摸了一下。三姨娘赶快把他的手抓了,笑道别弄脏了。真是这个也不是,从没有见过这样花纹的丝绸。”
安窗帘的人就笑道这是蜀锦,王妃最喜欢的,房里的坐垫,窗帘大多用了这个。”
又看了墙角安放的高几,四姨娘自作聪明的笑道这个一定是放香炉的。”家人笑道姨娘猜了,这个是放盆花的。王妃最爱花,房里四时常备了。”
二姨娘带了玉真,看了这两位都猜了,心里想了没有必要再跟着去猜了,只是到处看一看,不敢再乱猜了。
走的那一天,世子朱睿很是高兴,对了祖母辞了行,再看了坐在祖母旁边的毅将军,拉了他的小手笑道哥哥给你带好玩的来。”
穿了棕色衣服的太笑了道你在家,不是告他的状,就是要把他弄哭,这要离开两天了,倒有点儿情份。”
让人把给世子准备的拿,为他腰上系了玉佩,整了整头冠,才笑道这就跟了你老子娘去吧。”
朱睿跟了父母亲后面出去了两步,又转身跑了,对老侯爷道祖父的鱼还是等了我再钓去,没有我挂鱼饵,鱼能咬勾呢?”
老侯爷大乐,答应了他道好,好,等你带了毅将军一起再钓鱼去。”然后交待了朱睿给外祖母叩了头,再替祖父也问声儿好。”
朱睿答应了,这才重新出来,跟了候在房外的父母亲一起出门了。一出门朱睿就皱眉了,听了母亲还倚了车门喊睿儿。”
朱睿对父亲道我要骑马,我会骑,禄大叔经常带了我骑。”朱宣道这一次陪了母亲坐车吧。”
朱睿这才不高兴的上了马车,对母亲道的时候我可不陪了。我要骑马去,我是个男人。”
沈玉妙微笑了,看了气鼓鼓的的小脸,伸出手来为他理了理衣服,手碰到了衣袖,觉得沉重,就问了一句这是?”袖子里鼓鼓的。
朱睿很是得意,从袖子里取出了一个织金钱袋来,对母亲道这是祖母给我打赏人的。”打开了给母亲看,里面是一小袋子金瓜子。
沈玉妙笑了,为重新系好了,放回到袖子里时,说了一句太重了吧。”朱睿不觉得重,笑道我喜欢带着呢。有时候禄大叔带了我出门去,祖母都给我钱,让我赏穷苦的人。”
然后对了母亲小声道千万别告诉毅将军去,以后他会和我争着花祖母的钱的。”
看了母亲扑哧一笑,道好,我不告诉毅将军去。”听了朱睿又是一句要是***,我哄了祖母的钱来,就给***用。”
沈玉妙把抱在了怀里,笑道那你要记得了你说过了这句话。”听了车窗上有人敲击了一下,表哥在外面问了母子两个人在车里笑,说给我听听?”
车窗上挂了一个游人远行的竹帘,此时高打了,妙姐儿眼睛灿然生辉,就这么水汪汪的看了,笑道我们坐船呢,还是就是这样去了?”
朱睿一听这个最是精神,也看了父亲,听了他低声道坐船去。”朱睿从袖子取出了金瓜子,对父亲也笑道祖母给我的。”
朱宣看了一看坐在车里的母子两个人,心里一笑,现在就会哄祖母的钱用了。
及至上了船,先交待了朱睿不要乱跑了,朱宣这一次才正式时时把带在了身边,让他听和妙姐儿,朱睿虽然是听不懂,但是很新奇,跟了父母亲亲近,而且只有一个人,想想毅将军不能来,有些遗憾又有些高兴,父母亲只陪了我一个人。
看了父母亲时时并肩了站在楼船上看了,朱睿也睁大了眼睛跟了看,只看了岸上城廓,远处田地。
朱宣带了妙姐儿母子,看的却是河工河道,有无淤积之处。世子朱睿就白跟在旁边看热闹。
中午在船上吃了饭,有一味清蒸鱼,说是现打上来的。朱睿跟了一父亲,见他从来没有这样的温和,而且时,父亲总是很认真的听了,胆子就大了,笑道我也会钓鱼呢,给我一个鱼杆,我钓鱼给父母亲。”
朱宣道好。”世子就有了一根钓鱼杆,一个人坐在了船头上钓鱼,朱禄和钟林时时有一个人伴了他,看了他钓鱼。
沈玉妙从楼船最上面一层,几次探了身子看了,都老老实实的坐着钓鱼,不由得对朱宣笑道难得睿儿这么老实的坐了半天。”
朱宣听完了,手指了岸上一座城镇对妙姐儿道看那里,最是多小河小沟,大雨过后,我就致意了各处,让他们从库里拨出钱来,疏通河道,想来明年就是有这样大雨,也不妨事了。”
到了晚上,果然是有鱼,朱宣故意问了一声船行得如何之快,水流必定湍急,世子也能钓上来鱼,真是不。”
朱睿不好意思的用的筷子为父亲奉了一条鱼,又为母亲奉了一条,再不慌不忙的回了父亲的话禀父亲,这水流太急了,钓不上来鱼。问了厨子,他们是用渔网打上来的鱼。网上来的鱼,不过这网也是亲手撒的。”
然后更是不好意思了那网太重了,请了禄大叔陪了一起撒的。”
朱宣很高兴,对世子道钓也好,网也好,只要能打上来鱼就行,行事之中,原本就是不可拘泥,随情势而变通了,这方是治世之人。”
看了妙姐儿也微笑了,为倒了酒表哥这样高兴,请表哥满饮此杯。”朱宣执了水墨山水的酒杯一饮而尽,看了眼前这一对母子,当然最为得意的是南平王本人。
不是谁娶亲都能称心如意的,朝上官员们成了亲以后,不和气的多的很。南平王的自负又多了一层。
自此顿顿都有鱼,朱睿被父亲夸了一通,打鱼上了瘾。船行了几天中,沈玉妙偶尔见不到朱宣,步出了船舱看了一眼,船尾,朱宣正站在朱睿旁边,陪了他撒了网,沈玉妙笑一笑,又回到了船舱,对如音道明儿就到了,各项准备的礼物都应该是早分派好了的,你再去看一看,别弄了。”
如音答应了出去了,沈玉妙斜倚了窗前,看了江上行风,渔人如飞鸟一样掠过。青芝送上了茶来,笑道这是昨儿就近的官员送上来的雪水,不想这衙门里也藏了烹茶的雪水。王妃请尝一尝。”
沈玉妙接过了红岫盖碗来喝了一口,笑道有余钱有闲瑕才有心情享受呢,只要他政绩是好的,百姓民声是好的,得享受时且享受一时。”
看了青芝愣愣的听不明白,沈玉妙笑了一笑道这茶好,给表哥和世子送一碗去。”楼船自从行驰了,从来不停。
一应新鲜菜与补给,各处官员们的孝敬,都是他们用了快船赶供奉了。沈玉妙手捧了雪水新茶,斜倚了雕花窗前,一时看江上风景看得出了神。
第二天到了,当地的官员们与新派来巡视全城安全的将军在码头上接了王爷王妃世子大驾。自许连翔走了以后,新派来的这位褚大人有些胆小,一想到马上要见到王爷了,脸上就不由自主的往外冒汗。
他先是看了朱福,这几天,着实的巴结请了朱福几次,送了不少,打听了王爷王妃世子的喜好。又看了派来的将军肖挺,人人官阶都比高。
朱福是军功出身,和朱禄一样也是五品武将衔,肖挺也是正五品的将军,带了两千人负责王妃归宁时的治安,自从他来了,这城里就象是肖挺才是父母官一样,褚大人样样都听从肖挺的。
褚大人只想了王妃归宁能够平安无事就行。他没有想到这一个小小六品官,在这个城里做一县之官,居然有如此的重担要压到身上。
一大早就早早起来了,急得不行了,约了朱福与肖挺码头上候了。朱福是王爷船到的时辰,肖挺是觉得褚大人太着急了,王爷王妃世子就要到了,治安更要再看一遍,两个人都不着急去码头上,把个褚大人急得左一遍右一遍,只得先了。
他了,又担心没有主心骨,又不好再催促朱福与肖挺,只能时时让人看了他们有没有动身了。直到朱福与肖挺了,褚大人才算是放了一点儿心,这一会儿看了五色楼船渐近了,不由得褚大人心里着实紧张了,本来是夏天,他更是频频用手帕擦了头上的汗夺嫡。
朱福偶尔看了他一眼,一脸油光光的汗水,脸上是紧张得不行的表情。
等到了楼船靠了岸,王爷王妃一左一右携了世子的手走下跳板来,前来接的官员们,还有当地的世绅们一起跪了下来。着急紧张的褚大人,头天也没有睡好,就怕王爷当了人考问了,回答不上来。
没有想到,只看到王爷的靴子,王妃的彩裙边在面前一闪就了。他这才算是松了口气,再次擦了擦头上的汗,随了众人站了起来。
朱宣送了妙姐儿马车里,再重新唤了说要骑马,跟我来。”朱睿有些激动了,跟了父亲走到他的马前,不无几分兴奋的回头看了父亲。
身子一轻,朱宣抱起了小小的朱睿放到了马上,这才翻身上了马坐到了朱睿身后,看了妙姐儿车驾先行了,这才一带马缰,跟在了马车旁。
沈玉妙马车里看了父子两个前后坐在马上,两张相似的面孔,是兴奋的不行,表哥却一如平时,没有表情。不由得抿了嘴一笑。
世子朱睿这个时候想了起来,刚跟了徐学念书,徐时时教导了,世子爷行步动步要稳重要少要坐姿端正,站姿如松。
这样想了,世子朱睿越发在马上端端正正的坐得笔直了,两只小手扶了父亲拉着的马缰,看了两边百姓人流,心里其实是喜不自胜了。
世子自出生以来,难得跟父亲如此亲近。
沈家的大姑娘又引起了一次全城的轰动,犹其她今年风头更足了,上殿理事,百官朝拜。街头巷尾的谈论把这位沈王妃从花容月貌到蒙上了一层神也似的面纱。
就是沈家见过沈玉妙的亲戚,这一次也不由得战战兢兢了,王妃的仪仗足足摆了一条街。直到沈玉妙进去了,亲戚们才屏气凝神的跟了进去。心里都想了女官们的指派,何处行礼,何处闲话,可不能弄了,让人笑话。
这一次也弄不。两个有品阶的女官身穿了官服,立于了厅上,含笑道亲戚们上厅行礼。”一一引导了。
二婶婶姚氏偷眼往上看了一眼,见了这个侄女儿华服丽妆,含笑嫣然了,坐在了上面,旁边陪了她的是英武的南平王和俊秀的世子,小小年纪的世子也是端正的坐在了母亲身旁,两只手放在了膝上,很有威严的样子。
姚氏不由得在心里叹了口气,有其父必有其子。
亲戚们叩拜以后,是官员们叩拜,乡邻们叩拜,一拨人退出来再进来一拨人,不然沈家也呆不下这么多人。
但是沈家外面的街上,是站满了人。
沈玉妙这个时候才回了房里换了常服,对如音笑道请了家里人,亲戚们来。”如音赶快出去交待了女官们。又让青芝看了把礼物一一拿出来,等人走的时候好给带了走。
再进来看了王妃已经换好了衣服,问了一句世子呢?”如音笑道世子坐了这一会儿,嫌闷气,朱禄陪了去玩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