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节亲兵的作用-《窃唐》
第(3/3)页
宣旨完后,和宇文述将军一样,来护儿向李栋讨教,圣上是何意思。李栋想了想,说道:“看结果!”只讲了三个字,其他没多说,然后骑马走了。
来护儿与费青奴周法尚好一阵子讨论商议,最后得到一个结论,圣上已经有了最终的主意。那就是以和为贵。这对来将军来言,是一个天大的讯息。
是他可以尽早想好说辞,将来面圣的时候,便可以说出符合圣意的话来。博得圣上欢心,说不定驻守平壤,作太上皇的好差事,便会落到自己头上。
心里对李栋便十分感激,念叨着说道:“费武贲,前段时间,你忍辱负重作上马石的事,现在有回报了!只要来某能镇守平壤,你功不可没,一定大大的补赏于你!”
费青奴心中一酸,此时对李栋的看法,十分复杂。慨多于恨,怯大于怒。又想想自己屡次栽在党雨钱手中的事,一时左右为难。最后只得在心底长叹一口气。如今人高高在上,我又是什么东西?算了吧,保住小命要紧!
第三个见到的是于仲文老将军。对他,李栋十分感激,连传口谕的程序也没走,只是像拉家长一样和老将军说道几句。末了又道:“于老将军,平壤不能打啊!打下来以后,由谁来镇守?这关系着北征的成果能否守得住的问题。”
“如果守得住还可以,此处离大隋东都洛阳数千里,长安就更远了。粮草补给等有诸多不便,几乎游离于圣朝管辖之外。仆以为,让夷人治夷是最合适的。”
“经过平壤之战,我大隋天威展露无遗,谅想高元再无胆量反抗。让他们的王,统治他们的的民,这每年将会节省多少白花花的银子?这将给留出多少精力去平叛四处冒烟的起义军?”
于仲文老谋深算了,当然知道李栋这样说,也是具有远见卓识的。他点点头,道:“党卫尉实在是太年轻了!只有十六岁,不然本将真有向圣上建议,由你来镇定高句丽的想法!”
李栋一听吃了一惊,于仲文竟然看透了自己的心思!怎么掩饰才能消除他对自己的看法呢?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事千万不能透露出去。(未完待续。。)
ps:今晚十一点半左右,还有第三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