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节隋末诺贝尔-《窃唐》
第(2/3)页
这一日李栋又取来一些原材,仍然按照二二三的比例试验,火药是点着了,结果冒了一阵子浓烟便化为灰烬。
李栋很是奇怪,为什么按照这个方法,在穿越以前管用,穿越以后便不管用了?
经过反复思考,李栋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
穿越以前,虽然也是同样的比例,但那时候的原料是经过工业加工的,纯度相对精炼很多。一份硝就是一份硝,没有其他的杂质。而现在自己弄的东西,是非常原始的原料,其中掺有许多其他的杂质,在精准度上远远比不了穿越以前的纯度。
李栋便加重了材料的比例。执照二比二比六的比例配制出来,找一个坛子装了火药,埋在地下,再用粗纸捻成纸引子,点燃以后躲了起来。
这次地下的坛子没有辜负李栋的期望,冒出一阵浓烟以后,赏赐性的还冒出了一柱火苗,这就比原来的有所进步了。
李栋知道现在这种情况制造土式手榴弹还勉强凑和,但制造出来子弹,那么小的体积内,便要火药以爆发之力催出子弹射中目标并伤及目标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还有待继续研制。
又经过几天的准备,李栋又加重了比例,按照三三九的比例埋在坛子里,这次终于成功了。地下的坛子爆炸起来,把地面炸出几尺大小的一个坑。
成功是成功了,可是子弹那么小,怎么能穿下一斤重的火药?而且还有一个最不容易克服的限制子弹中的火药是要催出而不是爆炸。还要继续进行研制。
这个时候十天已经过去了,那些回家取粮食的府兵已经回到营内,秦琼和罗士信尾随了几次,一直还是搞不懂李栋在玩什么东东。也失去了信心。
李栋回到营内,开始着手绘制手枪的构造图。这个李栋是十分熟悉的,不用像配制火药一样那么费力气。因为每个特种兵都必需学会按装机械和拆卸枪械。操练得久了,枪的各类构造就十分的了解,自然就容易多了。
当他把非常简陋的图纸交给秦琼的时候,秦琼还十分的奇怪,问他是什么兵器,怎么如此复杂。
李栋一笑,没有告诉他实情,只说这是一种特殊的枪,是他偶然间想出来的,至于能不能见效果还需要这把枪真的造出来以后才知道。
秦琼不愧是一个好手艺人,也就是几天的时间便把李栋要的东西全部制出来。
李栋趁没人的时候组装起来,果然与穿越以前的几乎没有什么两样。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好了,接下来只欠造子弹的火药这一步了。
折腾了近一个月,李栋也没能造出顺手的子弹火药。条件限制在那里放着,只能继续天长日久的和火药磨练。他磨练李栋的时候,李栋也在磨练火药,每一次失败,都排除了一个配制比例。这就像黑客破解别人的防火墙密码,每排除一次错误,离真正的密码便接近一步。
随着与卢明月开始的日期临近,李栋知道时不我待,
后来,李栋灵感一震,觉得自己前面的所有的努力全部付之一炬。既然子弹如此难造,自己为何不利用现成的,制造一些土制的手榴弹呢?前面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可以让坛子爆炸起来。何必再苦苦追求子弹这样杀伤力相对弱一些的兵器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