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节谁得天下心-《窃唐》


    第(2/3)页

    李栋笑着冲来人拱手说道:“在下李栋,受皇命前来剿匪。敢问来人可是瓦岗军翟让翟首领?”

    翟让听到李栋发话,张嘴便说匪了匪的,说道:“在你们看来,我们可能是匪。可在老百姓眼中,我们却是他们的大救星,我们是替天行道!如果不然,我们也不会在这么短时间聚拢这样多的义军。”

    李栋听到翟让说“替天行道”心中自然而然的就想起了大海寺密林之处,那奇怪道士和自己所说的话,要自己遵循天道人心。便对翟让说道:“翟首领,在下愚鲁粗钝,一直不太了解这天道人心究竟指的是什么。”

    “天道便是为天下百姓谋福祉,让他们安居乐业,快乐而幸福的生活。天下没有战尘,没有酷吏盘剥,为君者使仁政,亲贤远佞……”翟让义正辞严的说道。

    李栋听了一会儿,便打断他,歉意地说:“不好意思,翟首领,在下有一事不明,还请你解疑。”稍稍停顿,李栋又说:“隋帝杨广作为一名帝王,他是不是从坐上皇位那天起,便一心想把自己的江山给玩完,逼天下百姓到处造反,好使祖上传下来的宝座拱手让给别人?”

    “这个……”翟让一时无话可说。杨广不管做下了多少让人不耻的事,他作为杨坚的儿子,恐怕也不会一上台便想把自己的江山断送他人之手。就说道:“杨广自然不会这样做,除非他是一个傻子。可是,他的行为无疑于告诉天下,他和傻子几乎没有分别。”

    “营建东都洛阳,征发天下百姓数十万。修建大运河,又征发百姓数百万。攻打高句丽,又征发百姓三百万。百姓不堪其苦,再也无法用在下去,才不得不走上造反这条路。这条路便是顺应天道,顺应民心!”

    李栋哈哈一笑,说道:“看来翟首领在东都洛阳作法曹还是有些见识的。不过你的见识也仅是限于一个小吏的见识吧了。隋的国都在长安,长安在以前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自西汉以来,中原一带已经超越了关中,成为整个国家最富裕的地方。国都国都便是要成为全国的中心。”

    “长安失去了他的地位,洛阳理所当然就成为了理想的国都。隋帝营建东都也是顺应天道之举。当然了,他征发几十万百姓,为了满足他个人的享受和奢华的排场,这是他的失误之处。但他的行为,绝对是为了整个国家的长居久安。”

    “江南乃鱼米之乡,涿郡是抵挡北方蛮夷入侵的要塞,那里也是一片繁荣之地。他开凿大运河,是为了让江南的鱼米运到东都洛阳,再转向涿郡。这其实是把全中最重要的三个经济发达之地联系起来。对整个国家来说,战略意义非常的重要。”

    “这又是一个造福千秋万代的福祉。”

    “至于说到北征高句丽。大隋富饶而强盛,安眠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征高丽是为了彻底打败他们,纳入大隋的版图,为了江山千秋万代可以顺利的传承下去。身为大隋之人,隋帝攻打棒子国,我是十分赞成的。而且我本人也曾经参与了北征。”

    李栋看着那些被自己一席话惊得目瞪口呆的人,继续说道:“这三项举措,在普通百姓来看,是劳民伤财之举,因为那些人是粗陋的乡下人,不懂一个横跨五湖四海的庞然大物如何去治理。但身为瓦岗首领,心怀天下苍生,难道真的从来没有考虑到,当你取了天下之后,你将会怎么治理天下?”

    “这些事情放在你手上,你也会这样做的。隋帝只不过是代人受过而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