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节虚位右丞相-《窃唐》


    第(2/3)页

    李栋扫视了殿前的众臣说道:“这些都是丞相的份内事,你们先在朝下议一议,拿出方案来,稍后上书禀报。孤浏览以后,不尽如意的条款可以再议,一直议到确定下来。孤不能事事亲为,如果事事亲为,孤就是隋文帝了,累得吐血也处理不完。所以新朝百废待兴,孤只能依靠殿前诸位了,众人抬柴火焰高,众位齐心协力,努力做事,大施身手的机会到了!”

    殿前众人还能说什么?随着秦琼一道攻打长安的罪行,都由秦琼一人承担,圣上李栋不仅不处罚他们,还让他们继续位列朝班,并寄以厚望,人人心存感激,下定决心,要为新朝的兴荣立一份彪柄史册的功劳。

    临下朝前,李栋吩咐张须陀,下朝以后,亲自过问李渊父子之事,有何困难都可以禀报上来,不拘任何时间,只要有新情况,都可以直接进宫城。

    张须陀诺诺,心里十分紧张,心说这可是一块荡手山芋,秦琼因为处理李渊父子的事,闹了个灰头土脸。如今他被圈禁,重担就落在了自己的身上。不能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弄不好同秦琼一样落个出力不讨好的下场。

    散朝以后,张须陀亲自把李渊父子三人,从大牢里放出来,分别用三辆马车拉到皇城东侧的驿站内,为他们父子接风洗尘。

    虽然面前摆下了丰盛的菜肴,酒也是极品,席站助举的伎者歌甜舞美,李渊父子作为亡国之君,也无心欣赏靡靡之音,吃着饭菜也味同嚼蜡,心如黄莲。

    张须陀却一直笑脸相迎,满面春风,左劝右劝,要李渊父子看开一些。如今两个大唐合为一体,事实已成,木已成舟,再也无法更改。要看清眼前事实,摒弃昨日的恩怨,目光向前看,为新朝做下汗马功劳,自然少不了他们父子的恩遇。

    李渊对张须陀的名声,一直以来十分推崇。

    想当初,隋末大乱,人人与大隋离心离德,以求自保平安。也只有张须陀一个人,力撑大隋半边天下。中原以西之地,因为有张须陀的存在,一直没有闹起大的波澜。直到遇到瓦岗,在大海寺北一战,一败途地,他看清世事变幻风云际会,才心灰意冷,遁走穷乡僻壤,隐居了一段时日。

    那个时候,李渊也在一直打听着张须陀的下落,有人说他已经自杀谢罪,有人说他还活在世间。徐世绩虽然做为东唐的间细隐身西唐阵营,也磨棱两可的对李渊说,“兴许”还活在世间。

    没料今天,前朝国公李渊和前朝第一猛将张须陀,却在新朝体制下,以左右丞相的身份再次相聚。物是人非,沧海桑田。

    李栋问张须陀,把他们父子从牢里放出来是何用意,要杀就爽快一些,他们父子不是贪生怕死之辈。要留也得给个理由,至少能打动他们的心,否则还请张须陀不要张口再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