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原安府,伏牛山以刘二麻子的一众山匪,共四十五人现在已尽皆伏法。原安知府叶昌为此特写了剿贼三策,求老臣代为向陛下奏陈。” 暖阁内,景帝私下问政,郑桥正捧着一道褶子徐徐讲述。 “剿贼三策?”景帝接过奏本随手丢在一旁,不屑一顾道,“刘二麻子一伙儿强盗,啸聚山林,两个月前就有人上报过,那时说还只有二十人。” “剿了两个月,越剿越多,还有脸给朕写这种东西?” 郑桥面露尴尬:“陛下,叶昌本是文官也是上任不久,此前不通兵事,加上原安府又新遭了水灾,所以多有波折..” 景帝道:“郑师傅,叶昌是你的学生吧?” “呃...是,是。”郑桥干笑两声。 本来寻思帮学生在陛下这露露脸,将来铺个路,没想到陛下还看不上... “朕有时间再看看他这剿贼心得。”景帝起身背起手,感叹道:“都说我大景蒸蒸日上,可这东西南北是年年都有人落草为寇,啸聚山林...除之不尽啊。” 李岩松感慨道:“陛下不必挂怀,老臣遍观史书。就算是天大的盛世也是穷人遍地,饥寒交迫甚至冻饿而死也绝非罕见,此乃人之常情。在者人心难测,百姓众多,问题丛生总是难免的。” “远的不说,就说这近边的。政通坊那前几天不就有上千百姓集体被骗么?” 景帝身形一顿,惊道:“什么?上千百姓在政通坊被骗,就在京城里朕怎么不知道?” 暖阁内几名臣子互相看看,眼里满是迷惑。 李岩松试探着道:“陛下,这件事民间早都传开,已经妥善解决,百姓丢的银子也都追回。陛下难道不知道么?” “你们都知道?”景帝反问道。 见皇帝是这个反应,臣子们讶异的点了点头。 朝堂上根本没人议论这事,都默认陛下知道了。 没成想这等民间的大新闻,陛下竟然从头到尾一点不知道?奇了! 见只有他一个人被蒙在鼓里,景帝拍案而起,勃然大怒:“放肆!天子脚下发生这种骇人听闻之事朕竟然不知?兵马司竟未主动上报?难道快速结案就可以知情不报了吗?来人,让范从赶紧滚过来见朕!” 有太监慌张跑出暖阁向外传报。 李岩松道:“陛下息怒...此事想来应该是他们怕被降责,既然已水落石出才想低调处理。” 景帝重新落座,余怒未消:“只能是这样了,竟然懈怠至此,等他来了朕再问他。” 郑桥道:“此事确实不妥当,但是陛下大可安心,此事没有在民间造成恶劣影响。听说那贼首在案发不到一天的功夫就被缉拿归案,兵马司也算是办案得力。” 景帝长吁一口气,微微颔首,但是心中仍旧有些疑惑。 兵马司没报,锦衣卫为何也没报?报纸上也没瞧见,这就有些蹊跷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