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倾杯(四)-《赤唐》
第(2/3)页
“凡人呐,凡人!”周无罪轻摇了摇头,径自说道:“现在杨家权势如rì中天,在这大唐除了右相能对其稍加压制,恐怕便没有人能遏制杨家的气焰。只是常言道,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凡事皆有因果循环,若是不知收敛,企图逆天而行,只能是自食恶果。”
“喂,死胖子。怎么整的你跟算命道士似的,不过似乎有那么一点道理。”微顿了顿,张延基接道:“阿爷就常对我说。越是权势鼎盛的时候便越要谨小慎微,因为你攀到半山腰好歹是往上在爬,但若到了峰顶便只能朝山脚跌去了
李括轻点了点头:“最可怕的不是能力不济,而是不自知。”
转眼间天已经黑透,杨家的婢女仆人将早已准备好的烛炬安插在檀江两侧,一时间整个杨府后院明若白昼。玉杯缓缓漂浮开来,绊到一块方石,生生停在了李括面前。
少年一愣,一时竟有些手足无措。该轮到我作诗了吗?
“这是谁家的小郎君,怎么看的这么面生?”杨钊见李括面相清俊,顿生好感,低声问道。杨铦轻声回道:“据说是前左相李适之的独子,前些时rì马球赛上因表现优异被封了个宣节校尉的武职。”
“哦?”杨钊一时来了兴趣,宫中马球赛时他恰巧在核查京畿各县上报的土地田亩,因此错过了一场jīng彩的对决。
“可不是吗,这李家小郎君现在该是在哥舒翰帐下任职吧。能文能武的,倒是个做官的坯子。”杨花花拢了拢散落在旁的发丝,柔声道。
嗯?李适之、李林甫...对杨钊来说,李括是否有才干并不打紧。他最看重的是一个人的忠诚,大唐后进晚辈这么多,有才华的不少,但为什么被重用的却只有那千余个?杨氏家族根底薄,需要培养大量的心腹以为己用。但这并不意味杨钊会放宽对门生的审核标准。能力差,才干低可以慢慢培养,可若是脑后生了反骨,谁不怕被人背后捅上一刀?李括这小子的阿爷是李适之,那他该跟李林甫势不两立。本着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的原则,杨钊对李括生起了浓厚的兴趣。
李括稳了稳情绪,沉吟片刻后道:“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yù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嗯?”杨钊轻哼一声,下意识的朝杨花花看去。他不擅格律,勉强作些打油诗还行,真要让他品评诗词好快,无异于刀割斧镬其心。
杨花花半眯着眼睛,细细品着诗中语句。“以轻肌弱骨之身,泛尽天边流霞。百草催时始起花,百草催时始起花!”虢国夫人眸中闪出一抹光亮,声调中竟是带着些许久违的欢喜。
“你便是太子宾客、给事郎、宣节校尉李括啦?”杨花花隔“江”发问,话中带着些许说不清的暧昧。
“我便是李括,谢夫人夸奖。”少年冲杨花花微一拱手,浅浅一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