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驼铃(二)-《赤唐》


    第(2/3)页

    阿史不来城的西边有什么?波斯古国的西边又有些什么?

    岭西的一切,对于这些少年来说都是那么的神秘......

    几个年轻人初次见到与大唐迥然相异的建筑风格,自然十分兴奋,没有歇息就朝山顶爬去行到一处拐角,有不少神祇和天方英雄的巨大雕像耸立在熠熠生光的基座上,注视着来往行人。虽然大部分的雕像少年们都不知道指的是什么,却也乐得自在。最为有趣的是,张延基非说一座女神像和在河西见到了飞天十分相似。

    虽然未到最炎热的时候,这些石板经过一天太阳的曝晒,已经升温了不少。棕榈树和圆柱连环拱廊的yīn影投在石板道上,给人一阵清爽的快感。

    虽然在此处再也看不到衣衫褴褛的脚夫、奴隶,也看不到蓬头垢面的儿童、乞丐,少年们还是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一个个头戴缠头巾的天方信徒穿着肮脏的长袍,脚蹬足尖翘起的木头鞋子在朝山顶攀登而去。他们满脸留着拉碴的胡子,慢吞吞地讲着一些大伙儿听不懂的话。

    或许在吟诵古兰经?在李括他们看来,一定很单调乏味!

    可这些信徒不这么认为,他们虔诚的朝山顶攀去,那儿有天方寺,那儿是他们跟真主最接近的地方!

    穿过一个个拱形大门,便是来到了贵族区了。

    看来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存在着贫富差异,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会存在着压迫,哪怕这个地方就在真主赐下祝福的清真寺旁。

    这一片的人群虽然也不少,但多是些中上层的人物。即便算不上贵族,至少也能混的衣食无忧。

    放眼望去,尽是苍翠的树枝、清凉的泉水和柔软的草坪。如此怡人的环境很难让人与山脚下那脏乱哄臭的贫民区联系到一起,看来到了哪里都存在不公,到了何处都充斥着压迫!

    “括儿哥,要我说至少在咱大唐掌控这片区域时,这些胡儿吃的饱饭,住的暖和。哪像现在,明明肚子都饿的咕咕叫了,还装的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他们信奉的什么,什么真主是吧?死后能够进入天堂,呵,若真的什么事都要等到死后才能实现,人这辈子还拼个什么?”

    两个聚集区的巨大差别给了张延基极大的刺激,在少年看来,大食人不但成功统治了河中胡人,还从他们意识深处进行洗脑。充斥的伊斯兰文化已经完全将这些原住民改造,文化的侵入远比武力的威慑更为有用,产生的效力也更为久远。

    “你这么想,不见得人家也这么想。或许现在那些贫民一边挨饿受冻,一边还在想着天国的美女和酒食。人家都乐此不疲,你着个什么急。凡人呐,凡人!”

    周小郎君显然不太欣赏张延基这种杞人忧天的行为。既然存在了就有其合理xìng,河中胡人既然能接受大食人的洗脑和压迫,就证明这其中必然有他的道理。一个地区的文化和另一个地区迥然相异,看待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会有所不同。

    “好啦,出来是散散心,你们就不要争吵了!”李括实在想不到随意的聊天都能让两个家伙吵起来,实在是有些无可奈何。如果他早知道如此,便不会带二人来了。

    “闪开,闪开,给总督大人让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