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汉匠(二)第一更-《赤唐》


    第(2/3)页

    李括向突骑施牧主伸出右手,微微一笑。

    眼下最重要的是将这些唐人带离这里,至于几个银钱倒不必计较。

    “呃你,你真的要加钱?”突骑施牧主有些尴尬的砸吧着嘴巴,不知该如何回答。他本想着少年不会为了区区几个奴隶浪费如此多的银钱,谁知道这小子却真的毫不心疼银子。

    “当然,一千三百钱一人,我全部买走。”李括很是坦然的摊了摊手,点了点头。

    “成交!”突骑施牧主挑了挑眉毛,挥起手臂狠狠的拍在了李括的手上。

    “括儿哥,他们倘真是唐人?”张延基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的这些奴隶面容沉黄,头发枯槁,哪里有半分大唐子民英武的模样?

    就算是因为太久没有吃到饱饭,但眸子中的眼神也不该如此呆滞、惊惧。他们与河口的那些遗民不同,那些人生长在吐蕃,完全不知道东方的大唐是个什么模样,自然也就不会生出那份舍我其谁的自豪感。但他们可是从关陇调配到安西的匠人啊,即便一时蒙尘胡里,难道就会甘心一辈子予身为奴?

    “别瞎说!”李括夹了张延基一眼道:“他们不过是一些靠手艺讨生活的匠人罢了,哪里有什么权利决定自己的命运?”

    “真不知道你买一些窝囊废回来干什么,难不成你指望着他们给你私铸兵刃?”张小郎君夹了夹马腹,低声腹诽着。

    安西唐军最不缺的便是兵刃甲胄,因为地广人稀的缘故,几乎每个安西将士都会配备两只横刀,一根长枪,甚至校尉以上的军官都配备有丈八长的马槊。

    因此,疏勒军完全不用担心兵刃短缺的情况。只要括儿哥愿意,参军甚至可以讨要来一人双枪的待遇!

    “瞧瞧你那点出息,这可是咱们的父老乡亲。没有什么价值,括儿就可以把它们遗弃了吗?既然见到了,就要尽全力救他们于水火。难不成咱大唐只有你这样的侍郎公子可以享受长安的暖人日头?”

    王小春很是同情这些蒙尘胡里的同胞,相似的境遇让他想起了自己幼年时被压迫的场景。这些个世家公子哥,完全不在意他们这些底层百姓的难处,心里所思所想的无外乎利益二字。

    “哎,我这又是招惹谁了!”张延基没好气的哼了一声,赌气似得空挥了一记马鞭。

    道不同不相为谋,跟王小春这类人,他真是没有什么好聊的!

    “你是原先安西疏勒军中的老铁匠?”在一片河湾旁扎了营,李括折下一只草杆,轻自拨弄着。

    “是,大人,我”一名五十来岁的老汉反复搓揉着双手以让自己紧张的思绪平复下来。眼前的这个少年便是救自己于水火的大恩人。他本想着此人是把自己买回去打造一些稀罕的兵刃物事,道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果。谁知,他第一次开口询问自己,用的竟是唐言。

    可他为什么穿着一件大食套衫?又为什么从西面而来?

    细细打量着这支商队,老汉越发觉得疑惑不解。这支商队虽然购置的货物都符常态,却给人一种古怪的感觉。至于古怪在哪里,为什么古怪,他也说不清。

    也许是那些人的眼神?他们的眼神完全不像商人那般狡黠精明,而是透着一股明丽的希冀,一种强烈的自信。再看他们的身材,个个都是雄武阔硕,毫无萎靡之意。这份精神头,他这辈子只在疏勒唐军中见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