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捭阖(三)第一更-《赤唐》
第(2/3)页
长出了一口气,高仙芝端起茶盏微微抿了一口道:“薛大人从长安远道而来,想必定是劳累疲惫,某今夜便在都护府内设下宴席,为薛大人接风洗尘!”
薛播在长安虽是个目空一切的主,但毕竟高仙芝的名位在那摆着,他也不好过于托大微拱了拱手,薛播皮笑肉不笑道:“如此,便有劳高大都护了。”
轻咳了一声,高仙芝试探着问道:“薛大人从长安来时,陛下有没有对你说过些什么?”刚才的圣旨除了虚封了安西将士一些勋位外,几乎没有任何实质的内容。皇帝陛下绝不会派钦差远道而来安西,只为说一些勉励将士的空话!
“都道高大都护心思缜密,起初薛某还不信,现在看来,真是名副其实了。”薛播轻捋了捋下颌间的短髯笑道:“不错,薛某此次从长安而来,确实捎带着陛下的手谕!”
薛播虽然年岁尚轻,毕竟出身名门,族中长辈耳濡目染之下,多少养就了几分儒官的气度。此时一番谈吐颇为得体,眼前之人若不是高仙芝,怕真会被他的气势震了去。
“皇帝陛下希望高大将军能够替大唐拓土开疆,重现薛仁贵大将军三箭定天山的壮举!”薛播眸中shè出两道jīng光,望着高仙芝铿然而道。
高仙芝心中一惊,道此事终归来了。他早料想到今上对河中之事念念不忘,总是希望能重新恢复高宗朝在西域的旧土。大唐的国力虽然昌盛,但军力已不似高宗朝那样勇猛。更何况他们现在需要面对的是训练有素的大食士兵,而不是战力一般的河中杂胡。
当然,无论从各个角度讲,安西唐军对待西域的政策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与大食人在河中展开决战。安西四镇的总兵力不过五六万,加上一万的长征健儿也勉强能凑到六万。这其中还有很多老弱残兵,还要留下一部分守城。若真是开战,唐军将承受极大的压力。
这便是他一直静观变化的主要原因。非是他高仙芝无作为,实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啊!
当然,皇帝陛下不会去听这些解释的话,在他看来疆土的变化无外乎炭笔在舆图上轻轻勾出的一条弧线罢了。至于战争会死多少人,会有多少城池因战乱而毁,有多少良田会成为无主的荒田,这些就不是陛下他人家考虑的了。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为将者尚且如此,更莫提君王了。为君者最不惜的便是民力,只要能达成目的留下天可汗文治武功的威名,牺牲些许子民在皇帝陛下看来,或许根本不值一提。
当然这样的话皇帝陛下不能写在圣旨中昭告天下,不能言明他是个不惜民力的独-夫国贼......
所以这些话只能借钦差之口说出来,不能留下任何证据,这个兴战的黑锅只能由他高仙芝来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