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盐道(二)-《赤唐》
第(1/3)页
新任扬州刺史崔远山是东宫的人!
于李括而言,昨夜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此。(,小说更快更好..)什么精盐私运的案子不过皆是表象罢了,飞扬跋扈的高邮郡王、如日中天的昌隆记商行之所以会心生惧意,聚在一起商议对策,便是惧怕崔远山的介入。
李括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初入仕途的无知少年。时间可以让一切东西沉淀下来,一次次的实践让他逐渐变得成熟。
如今,他虽说不上能看清诡谲的朝政,但至少可以大体看出几个利益团体博弈的动机和目的。
江淮盐运本就是一滩浑水,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事情,朝廷自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盐运这块肥肉实在太过诱人,朝廷不可能将其独吞。只要不违背法纪,适当的给予商贾一些好处或许能够起到双赢的效果。
中央朝廷、州县衙门、地头商贾,这块肥肉一分为三,谁也别想独吞!
一张纸笺染了墨点大为不雅,但若是整摞纸都浸润了墨色呢?
当不能洗脱自己身上的墨点时,最好脱除嫌隙的方法便是将墨汁泼到身侧同伴身上。
所以,若是新任刺史查的仅仅是盐运一事,无论是高邮郡王本人还是昌隆记商行背后的利益团体都不会紧张。大不了他们事后准备一份厚礼赠予那刺史,将其变成另一个吃肉的人。
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世间还没有哪个人会跟大好的银子过不去的。
但崔远山是东宫的人,他来到江淮道便是代表着太子的利益。若是让他顺藤摸瓜寻到幕后的的东主,怕是会在扬州城掀起一阵血雨腥风!
要知道崔远山是出了名的倔脾气,认死理。在京都长安时他就因顶撞陈-希烈被皇帝陛下痛斥,如此人物又怎会轻易松口。若是让他借题发挥,惊动了永王殿下,江淮道的这大小官员可都难辞其咎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