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斩蛟(五)-《赤唐》


    第(2/3)页

    世人皆有私心,如果让他们选择,他们当然会选择守护与自己血脉更近的亲人!

    获得众将士的倾力支持,李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他亲自向郭子仪修书一封,婉拒了郭令公的好意,并表示自己会进兵睢阳以解睢阳之围。

    不久后,郭子仪回信给李括。他对李括的大义之举大为赞赏,并表示一定会尽全力在皇帝陛下面前替李括进言,以消除他二人君臣之间的隔阂。

    对郭子仪的这一举动,李括付之一笑并不当真。

    消除隔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隔阂岂是那么好消除的?如今他只希望尽早的平定叛乱,带着自己的亲人好好的过太平日子!

    至于所谓的君恩君宠他不祈求也不在乎!

    计定之后,李括便派人通知了高适高伯父,表示自己会在睢阳解围后顺道去往江淮接回自己的亲人,这样也不用过于劳烦他老人家。

    一切安置妥当之后,李括只觉心中释然。

    睢阳,我来了!

    时近七月,天气十分闷热。

    只有到了夜幕遮星之时,这种感觉才会稍稍减退。

    李括率军离开唐州已经两日,如今到达了南顿城外。由于西京长安附近的叛军在朝廷大军的围攻之下连连败退,如今仅仅收缩盘踞在长安城一带,完全对唐州构不成什么威胁。

    没有了后顾之忧,李括索性将城中一万名精锐悉数调出,只留了五千名乡勇守城。加上在上蔡收拢的一千余名马贼。如今李括手中也有足足一万一千名骑兵。

    这些骑兵虽然不及曳落河那般蛮横强势,却也都是李括精心培养出的精锐,遇到普通叛军骑兵,未必会落于下风。

    带着这样一只轻骑兵一路疾行,沿途的小股叛军见到后竟是主动避开,不敢直拂其锋。

    李括此行的目的很明确,那便是解睢阳之围。如今睢阳城被围已久,每耽搁一日便有一日的风险,所以李括令全军只带半月口粮,一日行百里,只在夜间休息三个时辰。

    如此急行军,便是在叛军精锐中也极为少见。

    “七郎,再向前走便是鹿邑了!”周无罪指着舆图上的一处小城,轻点了点。

    借着微弱的火光李括蹙眉道:“听说田承嗣在这一代布有重兵?要去往睢阳,可有别路?”

    周无罪无奈的摊了摊手道:“有倒是有不过得绕远,我们如今就带了半月的口粮,若是绕远的话粮食更是紧张。”

    李括点了点头道:“那便从鹿邑道吧,我早闻这田承嗣有威名,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好好会上一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