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一语道破胜败计-《婉唐》


    第(2/3)页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大非川位于青海湖南,东至碛石军,西至伏罗川,由此往西可至于阗,东北至赤岭,西北至伏俟城,南至乌海、河口,实乃战略要地。此地崇山峻岭,冰山绵延,地势复杂。我军出发的地点在鄯州,虽然已是高原地带,当唐军兵强马壮到没有任何不良的反应,”婉儿顿了顿,仔细斟酌自己的用语,就在方才,差一点她就要说出海拔、高原反应这一类的词的,整理好思绪,婉儿接着说道,“但大非川与鄯州相比,高了近乎百丈,一路急行军上去,若婉儿所料不差,薛伯伯的军中一定有不少的将士都出现了眩晕、头痛、心慌、腹泻、疲乏等症状。”

    此时,薛仁贵再也坐不住了,他霍地一声站了起来,眼睛里满满地都是讶异,婉儿所说,都如同自己亲眼所见一般,这个小女子一直住在宫中,她怎么可能知道,“你……婉儿,你是怎么知道的?”

    “所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吐蕃乃苦寒之地,这一点为天下人所知。而我大唐幅员辽阔,物产富足,将士生活的环境自然与吐蕃大军迥异,一时间,唐军适应不了那边的气候,出现这样那样的症状在所难免。”婉儿一边说着,一边擦着额角的汗,心道:难道要我同一个故人解释空气稀薄、气压过低、含氧量低的问题吧,就算是说到口干舌燥,他也不一定明白

    “有道理。”终于,薛仁贵点点头,看婉儿的眼神中早已经没有了愤怒,脸上露出一副虚心受教的神色。

    “第四,我们说说“将”,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薛伯伯曾跨海保主征高丽,危难时刻救天皇,区区三箭定天山,智、信、仁、勇、严,薛伯伯五者俱全,确实是大唐最适合远征吐蕃的统帅。但是,”婉儿望着薛仁贵,接着说道,“不怕狼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副手,薛伯伯,婉儿这样说,您明白了吧”

    “哈哈哈――”虽然实在分析大非川战役惨白的原因,但婉儿的那一句“不怕狼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副手”让薛仁贵大笑起来。

    婉儿和太平都听出了他朗朗笑声下隐藏着的苦涩,二人眼色交换,不由地同时摇头。

    “婉儿,你继续说,今日,老夫一定认认真真地听你这个小女娃的分析”薛仁贵笑完,看着婉儿,脸上带着恳求。

    婉儿点头,“薛伯伯,此次与大非川战役,吐蕃的统帅是号称“战神”的噶尔.钦陵,此人用兵如神,非常善于利用自身优势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他所经历的战役大大小小上百次,却从未有过败绩。大非川作战,吐蕃人占据了地理优势,且兵多将广,号称四十万大军,而我大唐本是仓皇迎战,薛伯伯临危受命,任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右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薛伯伯的副将,统兵十万。这场战役敌众我寡,极其凶险,而薛伯伯的两位副将,右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出自名将辈出的阿史那家族,军功卓著,却难得不骄不躁,在战场上以统帅的命令马首是瞻;同为副将,但郭待封却并非如此,此人仗着自己名门之后,不听调令,玩忽职守,丢失粮草辎重,仓皇而逃,导致薛伯伯与剩下的七万将士在没有粮草补给的情况下被吐蕃六十万围困,若不是薛伯伯善于用兵,大唐大非川一役定然全军覆没,哪里还能与噶尔.钦陵定下和约呢?说到底,薛伯伯从未有错,错就错在摊上了一个像猪一样的副将,天皇让薛伯伯这样的一个安东将领去安西,原本就注定了败局,薛伯伯大可以学白起“宁做断头将,不做辱国将”拒绝天皇的诏令,以薛伯伯的地位,天皇也不会拿薛伯伯怎么样。但薛伯伯仍旧遵旨统兵,西征吐蕃,单是这个气度,天底下又能有几个?薛伯伯不嫌,请受婉儿一拜”婉儿说罢,已经深深一鞠,朝着这个大唐战神拜下

    太平也起身,朝着薛仁贵拜下,“老师,是整个大唐欠您的”

    “哈哈哈哈……”薛仁贵忽然纵情大笑,浑浊的泪水顺着脸上的皱纹横流,“哈哈哈哈……想不到天下人都在责骂我薛仁贵的时候,宫中却有一个小丫头能够理解我天啊,你到底没有薄待我呀,居然还有人能理解啊哈哈哈哈……”

    怆然的笑声混着暖炉中燃烧着的薪碳发出的噼噼啪啪的声音,在花厅中,格外地清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