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七 叔侄重逢-《首辅曹洪》


    第(2/3)页

    荀彧闻言动容道:“却没想到将军对天下治乱之理也有如此透彻的研究

    这话放倒两千年后,很多人都会说,但是在两千年前,连书简都是奢侈品的时代,能说出这番话的多少也得是一个读过不少书的人,而且这番见解也算是独家见解,说明那是读通了书中道理的人。

    这年头很多古书给人注解过,然后拓印出来让人研读,但是那是士子专利,可不想后世打开电脑就是百家争鸣,所以荀彧惊讶于曹洪信口说出的道理,也在情理之中,至少他见识过的人中,只有少数人能把事情看得如此透彻。

    却听曹洪干笑道:“不过是随口说说罢了。”

    荀彧却正sè道:“将军随口说说却道尽了官民之间的关系,这相互依存一词更是用得jīng辟,这等见地怎会是随口说说,却不知将军是读哪本书籍得出如此见地?”

    古人麻烦的就是这一点,你有见识他就会觉得来自书中,而刚好你的见地他没见过,就会问你读的哪本书,好让他也去拜读一下,增长知识,这就让曹洪有些蛋疼了。

    不过曹洪自然也有应付的办法,只听他答道:“在下冠礼大宾乃是‘学海’何邵公,得其传授,讲解诸多古书的微言大义,其中就有这些见解,至于出自何书,我倒真记不起来了。”

    荀彧顿时动容,他之前并不知晓曹洪的冠礼大宾乃是何邵公,这何邵公就是何休,在当代可是和‘经神’郑玄齐名的经学大家,荀氏八龙若是学识,就算加起来都比不过何休,当世之人公认何休是‘三坟五典,yīn阳算术,河洛谶纬,莫不成诵’,无所不通,无所不会,党锢之乱后拜为谏议大夫,不久之后就病逝,其著作也成绝响。

    颍川书院就有其所著的《chūn秋汉议》,其内容就是以《chūn秋》中的史家之言为例子驳斥汉朝一些不好施政之道,荀彧就曾经读过,更下过一番苦功,此乃议政书籍之经典,曹洪得何休面授机宜,能说出这番话自然在情理之中了。

    随即他羡慕地说道:“将军能得‘学海’面授机宜,实在是天大的福缘。”

    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对于那个知识匮乏的年代士子对知识的渴求不是曹洪这个现代人能够理解的,所以曹洪也只是笑笑,没有接这个话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