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从羊城到湛城也就一天半时间,到了湛城后他们又换乘班车去了洪县,再坐拖拉机到了上棠村。 京市的三月还是寒凉的,湛城的三月却仿佛入夏,烈日当头,又晒又热。 三人刚下拖拉机,宋子奕就看见一个小女孩拖着一捆柴正艰难的前行。 小女孩很黑很瘦,个子小小的,但从面容动作来看,应该有五六岁的年纪。 这么小的孩子,在这么烈的日头下,拖着一大捆和年纪不符的柴艰难前行,看得人心疼又心酸。 宋子奕快步上前,拎起小女孩拖着的柴,小女孩感觉到手里的重力一轻,回过身,瞧见自己的柴被一个穿着军装的大哥哥拎在手里,先是一愣,随即问:“你要我的柴吗?那你要给钱的,一毛钱就行了。” 宋子奕掂了掂手里的柴,“这么大一捆,只要一毛钱?” 小女孩眼珠转了转,马上说:“我说错了,五毛钱。” 宋子奕觉得好笑,没再逗她,“我不要柴,你家住哪里?我帮你拿回去。” 小女孩有点失望,不过很快又高兴起来,就算柴没卖掉,但有这个大哥哥帮她把柴拿回去,她就能轻松一些,一会就有力气再去捡一捆柴,等过两天让牛叔拉去卖,等攒够五块钱,就能送妈妈去治病了。 “谢谢大哥哥,我家就住那边。”小女孩指了个方向,在村子的边缘处,离他们还有两百米左右,一个不大不小的草棚子。 “你就住那?”宋子奕惊讶,那小的草棚子,和当年爸妈在黑省时住的牛棚子一样。 小女孩点头,“嗯,我和妈妈住。” 宋子奕问:“你们家在村里没房子吗?” 小女孩像小大人一样叹了口气,“原本是有的,现在没有了。” 这时马伯民和薛远走了过来,得知宋子奕要帮这个小女孩送柴回去,两人就说一起去。 马伯民在村子里长大,对这里的情况自然熟悉,见小女孩要去那边的草棚,就说:“以前好像没有这个草棚,你是哪家的孩子呀?” 小女孩刚要说,突然哎呦一声,抬起脚将咯到脚底的石子扒拉掉,显然很疼,女孩的小脸都皱了起来,不过她很坚强,没有哭,自己摸了几下就好了。 宋子奕他们才发现,小女孩没穿鞋,一直光着脚,身上的衣裳也明显短了一截,还有多处补丁,可见家境有多差。 小女孩继续刚刚没说完的话,“我是马家的呀。” 马伯民笑着说,“这村子里大半都姓马,你爸妈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说,“我没爸,我爸在我没出生时就死了,我妈叫马小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