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好人做到底-《国之大贼》


    第(2/3)页

    杨小林很是无奈,那些俄国人就像是当初中国卫国战争时期的海外华人一样,拼命给外国老板干活,赚点钱就寄回国内去支援国内的战争,当初中国能在列强的封锁下挺过来,和这些海外华人的支持不可分割。

    他真的以为他给那些俄国人一个安定的生活,给他们一个没有硝烟的环境,他们就因该认同自己的统治了。但是现在他知道自己错了,不管自己做什么事情出来,都没有办法剥夺一个国家的国民为保卫国家而奉献自己力量的信念。

    杨度说的事情他是知道的,而且他知道的更多。在东西伯利亚炮火正浓之际,施特塞尔手里面的部队有好几支都成建制的逃走。他们不是逃跑,是到北方去,去找勃鲁希诺夫将军,去和日本人战斗。

    “我们在俄国的事情上必须改变策略,如果我们现在提出让西伯利亚独立的话,很有可能遭到俄国人的反抗。”

    杨小林一开始的计划中是假如俄国方面撤出了东西伯利亚,自己马上着手让这里由自治变成独立的。他想着在那个托洛茨基就算对中国的这一做法表示不满,也没什么办法。他想着那些俄国人经过自治的过渡,应该很容易接受独立的事实。

    但是现在他知道自己错了,那里的俄国人还是热爱着俄罗斯的,这很重要,杨小林想要把俄国肢解,想把西伯利亚南部先拿在手里,但是如果那里的俄国人不答应的话,那个地方对中国来说就是一个负担,一个包袱。如同越南于美国,阿富汗于苏联一样。

    杨度显然对他的做法不是完全能够理解:“有那个必要么?咱们已经做了这么多工作,现在你放弃?”

    杨小林点点头:“在我理想中的西伯利亚应该是一个为我们提供资源和各种战略物资的地方,而不是一个需要我们派兵常年驻守的地方,既然他们现在还想着俄国,那我们好人做到底,独立的事情暂时不提。”

    既然你们还眷恋着俄国,中国硬是把那些人拉过来真的不妥。杨小林觉得这事得慢慢来,先让你自治,先让你国家意识淡薄一点再说。就像日后西方对乌克兰的态度一样。有点耐心才可以。

    杨度有点失望,西伯利亚如果能够到手,将是新中国的第一次开疆拓土,哪怕只是让那里独立。最少对现在国内的老百姓也有个交代。

    中国国内的老百姓现在对政府真的有点抱怨。他们看到中国一车又一车的物资送到俄国去,心里面十分的不爽。即便这些物资拉动了他们的生活。他们也感觉不舒服。这可以理解,有的人会在报纸上吐槽几句,这些言论只要不是太激烈,杨小林也不去管他。你们说你们的,我做我的。

    如果政府能完成西伯利亚的独立,那么中国的老百姓马上就能理解了,他们是不看你的长远战略的,他们只看自己眼睛能看到的东西。

    杨度也没有反对杨小林的意见,轻声说了一句:“司令,那多姆力克莎娃怎么处理?日本方面显然也收到了风声。阿部守太郎今天已经向我们提出了严正的交涉,说是让中国阻止自治区对俄国的支援,虽然没有点名,可是他们的意思就在这个女人的身上。”

    杨小林冷哼了一声:“他严正交涉?不去管他。发电报给李德彪。老子不光不处理,还要对这个大洋马的这个举动大加赞扬才是。也告诉施特萨尔,以后的部队如果要北上的话,不用偷偷摸摸的走,从军械库拿足够的战斗物资,打仗了可以去,打完了他们还可以再回来。”

    这就是摆明要和日本人对着干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