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退让-《国之大贼》
第(2/3)页
松原君在给日本军方的建议中说的非常明白。对付中国人的这种速度极快而且攻击力极强的装甲集群,普通的步兵防御阵地是毫无效果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建立日本方面的装甲集群部队。也就是说你必须有那种机动性非常强的力量,在中国发起突然进攻的时候你能快速的去增援。用强有力的攻击来摧毁他们的攻击。
这办法说的很对,但是说了等于没说。别说日本的坦克技术比中国落后了整整一代,就算给他们这项技术。现在造坦克也来不及了。
日本方面已经做出了放弃这场战争的决定,而且就像杨小林战前估计的那样,日本军方不光放弃了这场战争,也放弃在短期内继续在陆地和中国抗衡的想法。
他们也不是傻子,就和当初杨小林暂时放弃海军发展是一个道理,日本人看出来在陆地他们已经不是中国的对手了,这个时候跟在中国后面和中国比着造坦克是很不明智的事情,特别是西伯利亚的资源被中国掌握之后,日本就算是倾尽全力恐怕也追不上。
既然追不上就不追了,与其用尽力气跟在中国陆军的后面追赶,不如把这力气花在海军的身上,让日本海军拥有更大的力量。只要日本的海军对中国有绝对的优势,那中国就算在陆地赢了一千次也无所谓,你奈何不了我,我却可以随时掐住你的咽喉。
中国的对外贸易路线等于掌握在日本人的手里,不说能把中国掐死,最少能让你吃到嘴里的东西不那么容易咽下去,这就是袁世凯说的,小日本不会让我们顺利的消化西伯利亚。
日本现在想的就是赶紧结束在俄国的战争,让日本方面能少损失一些人,少损失一些力量,最少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上,能稍微的保住那么一点颜面,然后在大海上面他们随时可以找回这个场子!掐断中国海上贸易之后,中国不一定能跑的比日本快。
想法可以说是好的,方案也完全正确。日本的海军在海面上不断的挑起各种事端,中国的海军却在一步一步的退让,甚至连从去年开始的海军正常的巡航都不进行了,那些游弋在南沙和黄海一带的小炮艇也没有了踪迹。
这个时候袁克定忽然代表中国政府向英法美三国提出交涉,要求和这些西方国家签订更进一步的海上合作条约,所有的国家都以为中国这是害怕了,甚至德国方面的报纸对中国的这个行为作出了解读,德国人说也许杨小林到现在还不向日本宣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让事情能有一个退路,中国显然知道他们的海军远不是大日本帝国海军的对手。
英国方面的报纸也说的明白,中国人现在找到英国,肯定是想利用大英帝国在亚洲的军事影响力来限制日本方面的各种挑衅动作,同时也希望用英日同盟来约束日本。
包括日本在内,所有的国家都以为中国怂了。
确实,日本海军现在排名世界第三,甚至和排名第二的德国海军差不了多少了。而中国海军呢?全世界排名第三十二,在亚洲甚至还比不上暹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