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对不住了-《国之大贼》


    第(2/3)页

    这个意见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大家一致都推选方声洞去,可是方大少爷死活不去,他还是那句话,民生他不懂,没有这个本事不干这个活,你们要非让我去,我把事情办砸了你们都别说话。

    方少爷这个态度当真让大家有些愤怒,内阁会议室里面差点就吵了起来,后来孙先生站了出来:“如果诸位同意的话,我愿意去做这个工作。孙某不敢说一定能做好,但凡事必尽力而为。”

    就这样,孙先生带着一腔豪情去了湖南。

    在这个时候社会体制保障比较完善的国家基本没有,就是大英帝国也只是比我们快了几年而已。

    英国以前的社会保障体系是非常笼统的济贫法,大致就是只要你有困难都可以根据这个法律向政府求助,没有什么具体的细则。也就是在十几年前他们才逐渐出台了《劳工法》,《养老保障法》,《国民保险法》等一系列的法规。

    法德美这些国家的保障体系都是跟在英国后面效仿的,可以说所有国家都不完善。我们的劳动保障权利出台之后,有些细则上面的条款还被英国人拿过去用去了,因为确实比他们的好。

    一直以来,世界各国学习我们的都是我们军事战术,我们的武器装备,这让孙先生在欣赏杨司令的同时,也真的有点不爽。

    英国人抄袭了我们的劳动保障法的条款,这无疑给了孙先生无穷的动力。那保障法从头到底可都是倾注了他的心血,他在工厂里面找了上万个工人,和几百个企业家谈话,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写出来的!

    看到英国抄袭,孙先生真的非常自豪。

    所以他给自己下的目标是一定要医疗体系的建设也搞的漂漂亮亮的,让英国人再来学习我们一次。

    他真的一腔豪情,等着一展抱负。

    杨小林知道自己很卑鄙,不过光这样卑鄙还是不够的,手段还不够无下限。自己必须再找出一些话题来,分散老百姓的注意力。

    他不光需要的是当自己发起雷霆一击的时候,孙和老袁反应不过来。更需要在胜利之后,老百姓能迅速的忘记,最好在他们的印象什么都没有发生。

    北京事件老袁为什么会落入杨度的圈套?就是他太慢了,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对峙的结果是老百姓的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影响,虽然当时老百姓不敢说什么,可是当义勇军进入北京的时候,能迅速稳定局面的原因之一就是北京人不想再乱了!

    杨小林绝对不会让自己在这个石头上摔倒的。

    最高指挥部,杨小林的腿翘在桌上面,面部的表情很轻松,很懒散:“月笙,你觉得我这次这么做对么?”

    杜月笙站在他的对面,回答的相当痛快:“大哥做的,都是对的。”

    杨小林看着他:“我跟你说实话吧,我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这世道本来就是没有对错可分的,我现在发愁的是等我成了,这以后见了老袁他找我拼命咋办?”

    杜月笙尴尬的笑笑,这话他真的不知道怎么插嘴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