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百原县,西城。 两辆马车行驶在宽敞的石板路上,两旁建筑林落,多是大院形式,穿过院墙,可以看到高出来的飞檐翘角,青灰色瓦片。 路上行人不多,儒衫装扮占据大数。 这里,便是百原县有名的书院城区,百原书院正是坐落在此。 两辆马车的出现,引来不少目光瞩目,且还是略带厌恶的目光。 书院城区,哪怕是街道上,平日里都比较安静,马车车轮压过石板的声音,在这种环境下,格外刺耳。 不过,当这些人看到驱车之人身穿刑防司的飞鱼服后,全都忙不迭的移开目光,甚至避到路边,不敢再多看一眼。 邵鹏舒驾着马车,停在一条街道尽头的书院前。 门前两侧,一对石狮,威武雄壮,底座上刻有诗文,将书气与大气很好的结合。 正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巨大匾额,上面镌刻着“百原书院”四个大字,笔力雄浑,气势磅礴。 “少爷,百原书院到了。”邵鹏舒恭敬的揭开帘子。 师傅他叫不出口,但‘楚铭’他也不好再直呼了,跟着方教头喊‘少爷’,倒也不亏。 少爷? 刑防司哪位大人物之子? 儒生们远远观望。 粗鄙之夫,来书院干什么! 楚铭抱着《诗政兵法》,背着一个不大的包袱,从马车内出来。 终于,来了。 “咦?那人抱着的......诗政兵法?”有人低声议论。 “好像是,难道是下面镇子上来的?” “刑防司会对下面镇子上的人称呼少爷?” “难道是百原县院考的哪位少爷,到现在才来书院?” 镇上有院考,百原县同样也有院考,考入书院的名额更多一些。 “有这个可能。” “......” “少爷,百原书院与刑防司有别,我不方便进去......” “好,辛苦邵捕尉、谭捕尉了。”楚铭抱着《诗政兵法》不好拱手,只能稍稍点了下头。 “不麻烦,不麻烦。” 两人刚坐上马车,后面又传来楚铭声音:“有机会,我再去找邵捕尉请教劲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