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点兵点将-《状元郎》


    第(3/3)页

    老族长大掌作等老辈都来到栈桥,一是给他们送行,二是让他们捎上看喜钱。

    “开春儿一定把俩娃娃带回来,给我们看看。”老族长嘱咐道。

    “我们可是支了钱的!”苏大吉开玩笑道,引得老老少少大笑不止。

    “好。”老爷子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心说看来短时间内,老子也回不来喽。

    “开船喽!”船尾的老艄公吆喝一声,和船头年轻的艄公一同撑篙,将歪屁股船驶离了栈桥。

    族人们挥着手,一直到看不见船影才转回。

    ~~

    秉着不坐同一条船的家训,苏录哥仨还有苏有才‘两口子’没坐船。

    为了适应赤水河的激流险滩,歪屁股船船体窄小,带的东西又多,十四口人一起坐上去,想想就头皮发麻。

    当然干娘还是骑着大伯的马……

    一行人加紧赶路,只用两刻便到了镇上。

    便见太平镇上比昨日热闹不知多少倍,尤其书院那边,更是人头攒动,起码聚了两三千人。

    今天又是太平书院一年一度招生的日子。

    春哥儿因为要去县里培训,只能把送考的任务拜托给了苏海和程万堂。

    这会儿已经开考了,过去也没意义。好在他和秋哥儿一早,就去社学勉励过孩子们,送他们出发了。

    一行人便径直来到码头,见马千户果然来给老爷子送行,还带了不少土特产让他捎上。

    码头上,还有两条船分外惹眼,一条船上插着‘合江县衙’的红旗,船上的艄公都穿着官府的号衣,还有两名押船的壮班。

    另一条船更惹眼,不仅要大一些,而且船头插着一面三尺长、两尺宽的赭黄旗,上书四个醒目无比的大字——

    ‘奉旨应试!’

    这显然是山长入京会试的座船了。

    还有一个明证,就是船头立着朱子和……他看到苏录到来,刚想笑又忍住了,板着脸对船舱里道:“神童来了。”

    棉布帘子掀开,一个穿着青色圆领官袍的中年人,出舱对苏录拱手笑道:

    “本官合江县学训导海瀚,奉县尊之命,前来接苏神童到县学授课!”

    “折煞小子了。”苏录赶忙躬身还礼。

    那一口琼州腔的海训导,点点头沉声道:“时候不早了,上船出发吧!”

    【本卷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