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也就是说,三十个人录取一个,和高考差不多了。能够被录取上的,家家户户像过年一样,录取不上的,只能等下次机会。 陈亚久夫妇和陈志达回到石角公社陈家村后,等了很长时间都没有等到消息,还以为是没有被录取上。 一直到这一天,陈亚久堂哥陈亚伟急匆匆过来和陈亚久说:“陈志达这次去廉县劳动局应聘被应聘上了,你让他今天去就去和劳动局签合同。” 应聘上了? 陈亚久没想到终于有消息了。 “你还是快点让他去,到时别人还以为他不想去,到时名额被人顶替了,后悔也来不及。” 当天。 陈亚久夫妇又带着陈志达急匆匆从石角公社赶公交车南下廉县。 在来到劳动局那里,确实看到那份被录取的名单有陈志达的名字。 陈志达自己去和劳动局签名。 劳动局相关人员也和他说清楚了,他们只是廉县劳动局派遣劳动合同工,他们并不是帝国集团的正式职员。 他们今天签下这一份合同,他们就是廉县正式派遣的劳动工。 可能这两天就要坐车前往省城。 “具体你们做什么,我们也不知道,伱们到了工作地方后,要遵纪守法,不要打架,不要偷东西,不要做出其他事来,安安心心工作。” 陈志达记下来。 这次三万人应聘,才录取1000人。 这还是依靠父母找到县城公路局工作的堂姐夫才有这个机会。 想到家里二妹因为3元报名费和考试费都拿不出来,当不了老师,他觉得这一份工作更重要。 家里除了父母,还有五个弟弟,一个妹妹,等着他养。 “志达,怎么样?” “阿爸,阿妈,我和劳动局已经正式签下那份合同,我现在是劳动局的派遣劳动工,这两天就要坐大巴车前往省城,具体做什么,他们也不知道,据说到了上面还要接受培训和考试,如果到时不通过,还得回来种田。” “怎么还要考试?”林英梅问道。 她总感觉这工作也太难了。 “你一个妇道人家知道什么,现在那么多人找不到工作,肯定还要看自己能力,你去了上面好好干活,不要再回来种田了,没出息。” “是,阿爸。二妹秀兰想当老师的事,我觉得应该支持她。我还没有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你们可以先去给她借钱,让她交报名费和考试费。” 支持陈秀兰考师范学校当老师的事? 在之前,陈亚久当然不敢想。 现在儿子有工作,一个月15元,那当然可以支持二女儿去考师范学校读书,将来毕业出来当老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