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汇沣银行临时办公总部会议室。 麦里思,马世民,唐诗莲,韦彼得,包裕刚,郑维建,施约迪,许世巡,汤茂生,鄧连茹等人十多位的汇沣银行董事分别坐着自己的座位上。 而董事长沈弻是最迟出现的。 当沈弻出现在这,会议室大门关上。 沈弻和在坐的董事相互打招呼,然后在会议室主座坐下。 “各位,可以先看看这一份八年前的协议书。” 其实,这一份协议书,就是当初帝国集团为了收购和记黄埔,和汇沣银行签下的秘密协议书。 当初,包裕刚等人都不知道这一份协议书真正内容是什么。 当现在他们有机会看起来的时候,包裕刚拿到那份复印件的协议书。 协议书写到。 汇沣银行把持有的和记黄埔全部股份卖给帝国集团,帝国集团则是和汇沣银行成立联合基金,其中除了合作期间为五年,每年提供的投资基金,还有投资回报率。 当年,包裕刚等人是不清楚的。 如今,看到这一份秘密协议书,包裕刚是真的被惊呆到了。 像帝国集团和汇沣银行投资基金,第一年,汇沣银行提供100亿港币,但是,汇沣银行将获得10个点的回报,也就是10亿利润。 也就是说,在1978年到1979年间,汇沣银行多了10亿港币纯利润,其实就是来自这里。 然后是1979年到1980年,汇沣银行再次获得15亿纯利润。 1980年到1981年,汇沣银行第三年获得20亿纯利润。 1981年到1982年,汇沣银行第四年获得25亿纯利润。 1982年到1983年,汇沣银行第五年获得30亿纯利润。 按照这一份合作协议,本来合作到此,双方合作也就接触,也就是说,当初汇沣银行把和记黄埔的股份全部卖给帝国集团,相当于多出了100亿港币。 虽然汇沣银行有提供投资基金,但是稳定10个点的回报率,这也是非常恐怖的。 而接下来,1983年到1984年,汇沣银行第六年获得35亿港币纯利润。 1985年到1986年,汇沣银行第七年获得40亿港币的纯利润。 这两笔纯利润加起来更是相当于多了75亿港币。 这也是汇沣银行这些年来收益最高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