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识时务者-《穿越之我全家都是反派》
            
            
            
                
    第(1/3)页
    ……
    法事很热闹。
    一圈大师围着敲木鱼念经。
    就是超度。
    他们走一圈,听阿娘在底下小声念叨:“八两……八两……八两”
    棉棉仔细数了一下。
    一场法事走十圈。
    八十两银子。
    九天。
    八九七十二,七百二十两银子。
    这花钱果真是如流水。
    七百多两银子换算成阿爹的俸禄,阿爹要不吃不喝干三年多。
    孝心可嘉。
    京城大居不易。
    这种仪式感的事情都比荆州那边贵很多。
    那边办一场法事,一百两就很隆重了,就能有不少和尚念经了。
    京城的和尚工资也高。
    再加上一年的长明灯,各种琐碎。
    差不多就是一千两银子。
    这只是对亡故的人的纪念,对活着的人,实际用处是完全没有的,心灵的慰藉有一部分。
    当然如果操办的人要用肉痛的心理去操办,那基本是没有什么慰藉了,慰藉都盖不住损失钱财的痛。
    不过痛归痛,秦落霞面上还是做的很大气的。
    很痛快,也没有讲价。
    她担心一讲价就反悔了。
    訾从横看着和尚们一圈一圈的念经,心中其实有点想笑。
    阿爹不喜欢别人在他耳边叨叨叨叨。
    不知道这么多和尚一起叨叨叨,阿爹会不会气的从地府里爬出来。
    他也能体会到秦姑姑对钱的肉痛。
    秦姑姑平日其实是个很节约的人。
    府中很少见到浪费的场景。
    秦姑姑努力的管理府中,好像很大一部分缘故就是为了杜绝浪费,倒不是真的手握全局,高屋建瓴。
    他也是住了几日才发现的。
    显然不是杛先生说的那样,杛先生说秦氏有大智慧,有时候大智慧只是生活小技巧产生的误解而已。
    但是訾从横喜欢这样的秦姑姑。
    没有什么大智慧什么天生贵人,就是活生生的,鲜活有趣,而且在秦姑姑身边,满满安全感。
    做完第一日的法事,可以住宿,可以第二日再来。
    因为距离也不远。
    就选择了回去。
    ……
    做了一场法事净赚了八十两的大师被叫去问话。
    太阿寺因为风景优美而出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