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实际上,燃灯心中自有一本账。 这本账算得清清楚楚。 他何尝不知晓,此事从根子上论,错在佛门? 他之所以如此理直气壮,言语间不见半分转圜,倒不是因着佛门在此事上当真占尽了天理。 毕竟,陆凡起初不过是杀了一伙打家劫舍的强人,为民除害,这桩事,到哪里去说,他都占着一个理字。 本是一桩凡俗间的恩怨,自有凡间的王法去论,再不济,也有地府的勾魂使者去记上一笔,如何也轮不到他佛门插手。 事情坏就坏在,佛门偏要去插这一手。 一桩小小的私仇,因着一个寺庙的自作主张,打了小的,便来了大的;处置了大的,又来了老的。 如此循环往复,一路上竟是逼着这个凡人遇水搭桥,逢山开路,生生将他从一个只会几手粗浅功夫的凡夫俗子,逼成了一个人仙修士。 这其中的荒唐与不堪,他燃灯岂能不知? 不能。 自家门人有错,关起门来,自有佛法规矩处置。 拿到这三界神佛面前,便是丑事,便是把柄,便是将佛门的脸面放在地上任人踩踏。 他燃灯,丢不起这个人。 只是,他今日不说别的,偏偏要揪住这桩事不放。 皆因在这桩事上,他佛门,的的确确是吃亏了。 那么多的佛门弟子,数不清的清修古刹,这都是实打实的损失,是摆在台面上的血债! 无论前因如何,陆凡杀了这么多人,总是事实! 只要咬死了这个“果”,不去论那个“因”,他佛门便是事实上的苦主。 这便是他最大的凭仗! 至于三生镜照出的那些前尘往事,是个个都烫手。 第一世,陆凡的蛇妖母亲。 说到底,不过是人妖殊途。 他佛门僧人出手降妖,本是分内之事,可那白蛇又未曾害人,一味赶尽杀绝,反倒落了下乘。 坏又坏在那陆凡是个至孝之人,他为救母而死,死得悲壮,反倒衬出他佛门有些不近人情。 这桩公案若是细究起来,孰是孰非,还真不好说。 更兼着他后来在酒馆中杀人,是为了替杨戬说话,与这清源妙道真君结下了善缘。 再提此事,岂不是将杨戬也推到对立面去? 这等亏本的买卖,他是决计不做的。 第二世,杨蛟。 这更是提也不能提的禁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