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身处其中,言谈举止,斗法论道,皆不为外人所知。 便是同为圣人,除非亲临,也无法推演观测到另一位圣人道场内发生的事情。 是以,菩提有此一问。 圣人,此二字所代表的,早已不是修为的境界,而是一种生命形态的根本跃迁。 寻常生灵,纵是修成大罗金仙,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也仍是在岁月长河之中行舟之人。 他们或许能凭借高深法力逆流而上,暂窥过去一角;或可顺流而下,推演未来一隅。 但无论如何,他们始终身在其中,受光阴之水的冲刷,被因果的流向所束缚。 而圣人,早已登临彼岸,立于河畔之上。 过去,现在,未来,于他们而言,不再是一条单向流淌的长河。 河水的源头在何处,中途有何等波澜,最终汇入何方,皆在其一念之间,一览无余。 时光的逻辑,因果的顺序,对他们失去了意义。 是以,此刻坐于菩提树下的元始天尊,与封神时同通天教主一战的元始天尊,并无先后之分。 胜负的结果,对于此刻的他,并非一个尚待揭晓的悬念,而是一个早已存在的既定事实。 他从“未来”而来,却又身处“过去”,这看似矛盾的景象,对圣人来说,不过平平而已。 他可以同时是昆仑山玉虚宫中讲道的教主,是封神之役里布局天下的圣人,更是此刻与菩提品茶的道友。 这些并非分身,也非化身,更不是什么过去之身或未来之身。 它们都是元始天尊本身。 他的意志与真灵,早已超越了单一时空的限制,可以同时存在于时间长河的任意一个节点,甚至所有节点。 其真身早已不存于任何单一的时空节点,而是遍存于所有时空。 每一个,都是完整的元始天尊。 这便是圣人与其他仙神最根本的区别。 万劫不磨,沾因果而不染,皆因他们早已站在了因果链条的顶端,俯瞰着一切的发生与终结。 简单来说。 圣人看着还有点人样。 但是实际上已经和其他的仙神不是一个物种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