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然树欲静而风不止。 左京一心想静默、想蛰伏。 但有人不想。 …… 十府之外。 九江城中。 这日,韩应龙入主九江,以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九江军、政、刑、民诸事,要彻查‘地下会’一案,安定九江十府,皇帝明令,定要确保大燕腹地九江粮仓安定祥和、万无一失。 韩应龙乃是大燕名臣,此来担子极重,但他有能力、有魄力,临危受命不卑不亢,手持尚方宝剑对三品以下官员有先斩后奏之权。 此番正要大干一场。 他到来不足十日,迅速理清重点,决议抓大放小,更要从源头抓起—— “当前要务有二:” “其一,九江税丁多被暗杀,致使秋税迟迟不能收取。那伙刺杀税丁的歹徒,你们都说是地下会,但本官以为,或许不乏浑水摸鱼之辈。” “其二,九江多黑户、隐户,偷税漏税触目惊心。此次地下会成员要么是偏远县城的农户,要么是压根没名没姓的隐户,这给六扇门与提刑司的调查带来极大麻烦,亟须解决!” 韩应龙抓住重点,一针见血。 他看向在场一众官员:“诸位有何教我?” 九江布政使司衙门右参议彭启丰闻声朗道:“我有一计,请部堂一听。” 韩应龙点头:“但说无妨。” 彭启丰道:“九江两税原是各县衙门负责,衙门派出税丁下乡收税,许多税丁为图省事,又将任务交给乡间有名望的地主士绅。地主士绅久在乡间,对各家各户乃至许多黑户隐户的情形都一门清楚,往往可以足额收上两税。” 彭启丰显然对近来困扰九江的秋税一事颇有研究,其有备而来,此时侃侃而谈:“以下官愚见,与其继续加派税丁徒增伤亡,倒不如将收税一事正式指派给各县各乡士绅,以县中记录的丁口、田亩,制定税收额度。如若本本分分全都收足,那自然再好不过。可要是不足,也无妨,这些士绅家中资产颇丰,足以填补。” 这可真是畜生! 众官员为之侧目。 韩应龙也被这一计‘惊艳’—— “地主士绅中有那德高望重之辈,如何能够逼迫?” 士绅盘根错节。 他们全给得罪,那还想不想好? “地主士绅中不乏贪财忘义枉顾王法之徒,万一借机滥征滥收,一则抹黑朝廷,二来百姓遭殃,如之奈何?” 地主士绅哪有好的? 胆敢权力下放,他们就敢玩出花来,只怕民怨沸腾一发不可收拾,万一糜烂十府,那他韩应龙可就成了大燕前古罪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