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宁拙心道不妙,张口欲言。 结果,林不凡又道:“诸位喝了茶,不妨再品品这份糕点。” “这糕点却非是我的创作,而是我女儿珊珊,和大徒弟酒儿共同开创,名为飞花碎玉。” 此时,林不凡已经牢牢把控谈话的主动,不给宁拙任何发挥空间。 宁拙选择忍耐,顺着林不凡的意,拿取了糕点。 糕点表面呈浅金色,略带斑驳的碎裂纹路。表层点缀着少量白芝麻和杏仁碎,视觉上如飞花般散落在玉石之上,古典雅致。 放入口中咀嚼,宁拙便发现:糕点内部是软糯的糕体,夹杂有不均匀分布的葡萄干、橙皮、柚子皮和杏仁碎。 宁拙连吃了三个,发现每一个口感都不相同。 这主要是因为,糕点内的配料并不均匀分布,致使他每吃一个,都怀着新期待,并对下一个产生好奇——会是什么口味呢? 葡萄干的酸甜?或是橙皮、柚子皮的微酸苦味?有时则是杏仁碎的松脆。每一口的滋味都是不同的,如同布局中的变数,让人难以预测。 糕体的层次感在多次咀嚼后愈加明显,从松软逐渐转向一种细腻的粘稠感,有时突然出现的葡萄干或橙皮的酸甜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宁拙心有所悟,开口盛赞林珊珊的创举。 林珊珊则连忙自谦,说这个不过是孩童时的玩闹,对父亲布置下来的作业态度敷衍,只做了玉糕糕体就不耐烦,便寻求大师兄的帮助。 结果令狐酒性情疏懒,制作灵糕的时候,馋酒了,忍不住了喝了许多,导致配料分布不均。 但错有错着,反倒是促成了这份飞花碎玉的独特之处。 朱玄迹、沈灵殊等人吃着灵糕,皆有所感。 下一刻,林不凡的话验证了他们的感悟。只听这位万药门的掌门人徐徐开口:“飞花碎玉是后代晚辈,带给我这长辈的一个惊喜。” “也在告诉我,儿孙自有儿孙的福分、机缘。我身为长辈,若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精心布置,或许是一种痴愚,不应过于强求。” “唉……人心是会变的。” “曾经,我收下众多徒弟,教导他们修行有成,是为了图谋琳琅映照壁。” “但如今,我更想这些晚辈后生更安稳成长。” “譬如,宁拙小公子此来万药门,就如同这飞花碎玉,带给我门派上下大大的惊喜!” “你和我女儿珊珊,和我大徒弟酒儿的交往、际遇,就像是这些配料相互组合,形成一块风味独特新奇的灵糕。” “唉,我老了,只盼你们将来能有善缘、善果!” 林不凡语重心长,一副家中仁厚长辈操心后代的温仁样子。 宁拙心叹:“高、实在是太高了!” “学到了,学到了很多呀。” 林不凡的这番言辞斡旋,让他在败中进取。 会客厅内的氛围大为缓和,朱玄迹、沈灵殊强势压迫,带着兴师问罪的意思。但这一刻,他们俩接对林不凡产生许多好感,对后者产生更多的理解。 林不凡借助茶水糕点,巧妙地阐述自己的理念,让旁人产生认同,也在保留颜面、掌门人威仪的同时,借助宁拙、林珊珊、令狐酒的关系,拉近他和宁家的距离,最大程度上化敌为友! 不愧是林不凡,不愧是经营整个门派上百年的实权人物。 万药门在他这样的领袖下发展,能不红火,能不昌盛吗? 宁拙惭愧地发现,和林不凡这样的交际手腕相比,自己频繁使用人命悬丝,反倒是一种退化,一种不思进取,一种懒惰。 “林不凡掌门,人杰也!” “我要以他为榜样,好好学习!!” “若总是用人命悬丝神通辅助,怎可能在这方面有所提升呢?” “人命悬丝纵然厉害,但却碍于修为,种不了元婴,就连种给令狐酒都会被察觉。” “但这样的交流手腕,却是春风化雨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妙,妙不可言啊。” 当即,宁拙决定今后更少依赖神通,加强挖掘自身潜能。 用神通不难,难的是不用神通,也能得心应手。 这样的境界与能力,宁拙今天就在林不凡的身上见识到了。 “正是术法止于修为,智慧却能无穷!”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