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沈照冥在观外喊着。 “进来,领着客人还在外面等什么,平日里为师也没见你这般乖巧。” 沈照冥闻言笑了笑,领着程心瞻进去了。 两人坐下。 “叨扰玄在了。” 程心瞻拱手。 “说什么叨扰的,心瞻能来老道便很高兴,咱们整个万寿宫都高兴。” 量远道长还是下意识避礼,嘴上笑着回道。 沈照冥左看看师尊,右看看好友,总觉得上次心瞻来山里取经发生了什么事,但师尊不肯告诉自己。 “对了玄在,我看大江自沙洲后被一分为三,既有天数地势在,但也看见了人力疏导,这是为何呀?” 程心瞻问道。 量远道人笑着回道, “七分天意,三分人力吧,自心瞻立沙洲后,大江就被分流,山里人看了看,决定因势利导,索性将大江一分为三,导入下游,最终汇入鄱阳。这样泛灾时,洪水分三股而泄,下游的危险就能小很多。 “沙洲下游这三条支流我们称作北支、中支和南支。北支是主道,用于泄洪,中支用于灌溉,南支用于漕运。 “这样枯水期时,南支可以保障航运通畅,丰水期时三支泄洪,三水协同,分疏导滞。” 程心瞻听着连连点头,这便是术业有专攻了。 仔细想来,自许真君之后,豫章一带以及周边,但发水灾,净明派从来都是一时间到的,即便是太平景年,净明派弟子也常常开发和修缮水利。 “仁心圣教,功德无量。” 程心瞻赞叹道。 “谬赞了,不过祖宗圣德,我等晚辈不敢使祖宗蒙羞。” 量远道长笑着说。 程心瞻点点头,随即也说了自己的来意。 虽然净明派一不擅长斋醮,二不擅长镇尸,只不过自己才从这里得了天大好处,遍观典籍,在万寿宫里地位还要犹胜句曲山。 阁皂山的圣应道长和四大家的廖家主都没说错,解阴度尸,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微末散修或许不懂,但越是大教出身,越能理解这件事的份量。 自己应了许真君的谶,得了尊敬和好处,现在有这样一桩功德美事放在眼前,要是不跟万寿宫打声招呼,不太好。 只不过现在想来,以治水斩蛟闻名的大教,倒也不一定缺这么一份功德。 不过这就是程心瞻妄自菲薄了,世间没有哪个大教会觉得功德多。 量远道长听完程心瞻所请后,笑意像春水涨河一般从道人脸上溢出来,他拉过程心瞻的手哈哈大笑。 量远道长很开心,一是师门能分功德,二是见到心瞻如此优秀,心中对祖师的谶语更信三分,这第三么,就是遇见这样的好事,这位未来的地仙之师能主动想到其实帮不上什么大忙的净明派! ———— 离开了散原山,程心瞻一路东行,出了豫章地界,来到了金陵句曲山。 听说程心瞻来了,承初真人在百忙之中还是抽空接待了他。 存天殿中,程心瞻有些不好意思,说道, “叨扰真人了。” 承初真人笑了笑,说道, “我听说你有事相求?说说吧,我们句曲山有什么值得你相求的?” 程心瞻也不掖着藏着,便说, “真人,先前我在仙山中也待过一段日子,曾经有所耳闻,咱们山中有一脉专门是驱鬼镇尸的?称作茅山道士?” 承初真人点点头, “不错,在山里,存神和符箓是大支,内丹、外丹、雷法、斋醮这种,自然也有小支修行,其中,便有驱鬼镇尸这一脉,主要是帮境内百姓驱邪的。” 程心瞻点点头,说明了来意。 承初真人静静听完,随即便笑了,满意的看着程心瞻,说道, “你是个好孩子,难为你做些什么事都还想着句曲山。”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