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声如滚雷,遍传四海。 程心瞻停步静听,一字不落。 等到雷音渐消,他这才重新迈步前行。 一,二,三,…… 他默数着,走了还不到十步,便听嗡的一声,整个火龙岛响起了一阵盛夏蝉鸣似的鼓噪声,似乎要把这座海岛掀翻。 他微微一笑,再迈步时,便是御风而起,往自己洞府飞去。 ———— 回到洞府,程心瞻将新得的两具尸都放了出来。 他率先看向女尸,这是一具活尸,解封便是三境战力,而且是需要长老院的大长老亲自出手才能降伏的三境剑修。 程心瞻没有任何犹豫,上前揭下了女尸额头上的锁尸符。 也就在他揭下符纸的瞬间,女尸立即睁开了眼,看向了程心瞻。 眸光如雪。 “铮!” 紧接着,便是一声清亮的剑吟。 女尸腰间的长剑倏然出鞘,化作一道青白二色的匹练,卷向程心瞻的头颅。 “着!” 程心瞻手指剑光,念出一个咒语,随即,他的指尖迸发出五色毫光,凝成一个圆箍,套在了飞来的匹练上。 然后,洞府里响起一阵铮铮锵锵声,法光四射。 阴阳五行箍不断收紧,逼得剑光匹练现出原形,正是一把碧鞘雪刃的长剑。 不过长剑显然不甘束手就擒,剑身上迸发出耀光的寒光,想要斩断灵箍,同时也把洞府照的雪亮一片。并且,长剑还在竭力前刺,与灵箍擦磨,发出刺耳的尖鸣。 “道友息怒,且听我一言。” 程心瞻道。 女尸看着程心瞻,看着他身上的火龙教装束,再看看自身,贴满了锁尸符,四肢动弹不得,全身法力被锁死,然后又看了一眼锁住飞剑的清正五行之光,她秀眉微皱,开口道, “你是谁?” 与此同时,空中的那把长剑也消停了下来,但是并没有入鞘。 程心瞻见状,主动散去了阴阳五行箍,然后才道, “并非道友所想的魔教中人。” “卧底?怎么证明?” 女尸道。 程心瞻并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反问道, “道友又是何人?你被魔教高手镇压,关在尸宅里,我只知你与三尸教有仇怨,却不知你到底是何来历。” 女尸毫无顾忌,直言道, “庆州黟县人士,乡野散修一个。” “黟县?” 程心瞻脸色一变,惊喜道, “你是黟县巫溪山的何仙姑?” 这下又轮到女尸变了脸色,她惊诧的看着程心瞻, “你到底是谁,如何知晓我的身份?” 程心瞻听到女尸的回答,顿时便笑了,脑中回忆起了四十多年前的一桩往事——那应该是明四百二十六年,自己拜入师门的第三个年头,和兼显学师来到了黄山,并在周轻云的带领下围绕着黄山寻找阴变的地脉: ———— “黄山真不愧是天下奇,轻云道友,你看那处,又是一座好山。其势如灵龟探首,玄蛇盘身,山体丰隆圆润,自高岗缓缓而降,似垂帘俯伏。山脊线条柔顺如波,无嶙峋突兀之态,无陡峭断折之险。这叫「玄武垂头」,也叫「玄武靠山」。 “你看那山脚,山势降下,玄武颔下形成窝穴,四周微隆,中央平坦,正是「窝钳藏风」之处。如果在这里安阳宅,结庐修行,那四方灵气经过山势的引导后,就会变得平和温顺,更适合食气才入门的初学者。如果是在这里入葬,定阴宅,那后辈将福泽兴旺,家业传承有序。 “不过呢,一定要仔细看玄武的背和头,如果山势陡峭直立,玄武挺背昂首,那这山势就变成了「玄武拒尸」,无论活人死人都不能待。” 程心瞻指着一处山道。 周轻云看着那山,自己是在黄山长大了,看过无数奇石,有些石头似鸟形兽像是人工雕刻的一样,惟妙惟肖。但是自己从未像这样远远的去看一座山,一道岭,去把它们想象成龙虎凤龟。 但是经他这样一指,这样一说,远处那座圆润的大山好像真的很像一头垂首的灵龟,真是神奇。 她听着他侃侃而谈,偏过头来,看着他,又觉得这样年轻,便问道, “心瞻道友,你懂得这么多,修道有多久了?” “沧海一粟,哪敢称多。贫道前年拜入师门,今年是修道的第三年。” 程心瞻回答说。 周轻云闻言一愣,才三年么? “轻云道友呢?” 程心瞻反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