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宁原在宁青宸的眼神下转入低声,用细若蚊呐的声音抗议道:“还有其他人呢!” 宁氏的族地也在少华山脚下,却是一处山中的坞堡。 选择卡在了山间险要之处。 平地布阵建坞,以围墙环绕,前后开门,禁制森严。 坞内建望楼,四隅建角楼,皆是九重云楼法器。 内可藏兵甲弓弩,族中子弟,战时依托四方角楼,御器厮杀,御敌,略如城制! 这是十六国时期的遗留,那时候不建坞堡的世家,都被兵灾魔劫给灭了门,非如这般躲入深山,依托灵脉大阵而建的坞堡不能抵御兵家。 这般祖宅坞堡,并不便于修行,就算世家间的往来交际,也多依托城中的宅邸。 大魏立国已久,天下承平。 诸如弘农杨氏,京兆韦氏韦,河东裴氏等望姓早已不再龟缩一隅,族人都往来长安和郡国,以华府美食,宴请茶会为乐。 或许是因为出身,成道于十六国年间的缘故。 任由其他人如何,宁氏老祖绝不肯出坞堡半步,人称宁老乌龟。 所修土木道法,坐地成阵,如巨木扎根,也突出一个稳定。 而且宁氏偏远,所驻坞堡又不在什么关卡要道,兵家必争之地上。 除了每年羽猎曹郎照例来勒索一番,倒也无碍其他。 就是宁氏因为这位老祖的谨慎,敛聚庄园田产,总是慢其他世家一步。 但族中子弟也只能暗中抱怨。 坞堡规矩森严,虽有一个大门,但除非要运送大批物资,平日里从来不开,只以侧面所开,蜿蜒曲折的角门出入。 其中还备有种种法器预备,窥照真形。 但开门迎客,如此无礼至极,所以宁老乌龟罕见的大开中门,迎钱晨入内。 如此宁青宸都觉得罕见,嘀咕这个乌龟老祖莫非改了脾气? 直到入内之后,看到那被老祖凝练一气,整体祭炼。 土墙城壁犹如一粒粒沙砾尘土排列森严堆迭而成,木梁大柱都生机暗藏,犹如活着一般。 钱晨才微微惊讶…… “你家老祖真是……踏实啊!” 宁青宸也只能报以一个无奈的神色。 这坞堡竟然是一尊大型法宝,一道本命法术,一种融汇无数根基道法的神通。 论起来这神通不算玄奥,更不如天罡三十六大神通那般直通大道,高屋建瓴,一旦成就,等若无数同类的神通法术一眼即成。 但,宁氏老祖修的真是扎实! 他修法之秘,在于堆迭。 积土成山,一道道法术不断堆迭,筑成了这座坞堡。 首先是将无数矿粉,灵材,美玉,土石之流,以法力精炼,化为五色土。 这些真土就犹如玄冥、太阴一道修炼成的玄冥真水,太阴真水一样,乃是一种异种的法力。 最善防御! 寻常修士往往修持积累这种种法力,斗法之时凝结成土山石壁,护身无碍。 但宁氏老祖似乎是突发奇想,将这般真土往少华山一处支脉上夯实打下根基。 然后将灵木种在其中,根须打通,抓实土地,布置了一重无比稳固的阵法。 如是阵法一成,他的法力也跟着这般夯土,固定在了这里,带也带不走。 等若画地为牢,把自己困在了这里。 但宁氏老祖似乎还觉得不够,不断吐纳灵机,炼化灵材,将那一片法力根基不断滋长,犹如息壤一般生长出一座城池来。 一种种法术堆迭,全是防御术法。 地底的土煞之气,混合着真土,用丹火烧成砖,每一块砖都是一种法术所化,拿出去感应通法,便能施展出术法来。 这些炼化成法器雏形的灵砖在夯土地基之上架构,堆放。 便是在宁氏老祖的道基之上,渐渐打造出台、柱、墙、垣,最后以罡气烧炼瓦、檐、当、脊。 迭屋架梁,千千万万极为基础的术法层层迭迭,架出一门门坚不可摧的神通。 钱晨环视一圈,坞堡之中的每一栋建筑都是如此铸成的。 那简直不是阵法营造的建筑,而是宁家老祖的一件法器,外丹。 甚至可以说是为金丹铸造的外壳。 就在这铁桶一般打造的乌龟壳里,宁家老祖的阴神寄托在一株灵根之上,悄然生长,渐渐孕育而成。 阴神乃成。 但钱晨不理解的是。 阴神缩在这乌龟壳里,滋长壮大自然是无碍,但不经受日晒月寒,风吹雨打的洗练,他的阴神应该如何阳化呢? 以外气磨炼,刺激阴神变化,几乎是阴神向阳神成就最为广泛普遍的一步。 阴神如鬼一般,久不见天日,如何点化纯阳,迈出成仙的那一步? 宁青宸也无法回答。 自她有记忆那时起,老祖便已经坐镇在坞堡之中,已经是资深的阴神大修了。 “这般老乌龟你不给他一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