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萧琰跪在地上,恭敬地说道:“皇上,柳成与张霖勾结多年,朝中不少官员都与他们有所牵连。若要彻底清查,还需皇上授权,臣愿牵头负责此事,绝不姑息任何贪官污吏。” 皇上深吸一口气,平复了怒火,对萧琰说道:“朕准了。你可调动大理寺、刑部的人手,全力清查此案。另外,德王之前提议修订官员考核制度,朕看可行,此事也交由你负责,务必尽快拿出方案。” 得到皇上的授权后,萧琰立刻行动起来。他联合大理寺卿、刑部尚书,成立了专案组,先是将张霖从苏州押解回京,随后又传讯了与柳成、张霖有牵连的官员。柳成见大势已去,试图携带家产潜逃,却被德王派去的人截获,最终被打入天牢。 此案的审理持续了一个多月,最终柳成被判处死刑,张霖等涉案官员也受到了相应的惩处,私吞的钱财被全数追回,用于江南的灾后重建。消息传出后,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萧琰的名声也在京城乃至全国传开,人们都称赞他是 “清正廉洁的好官”。 而官员考核制度的修订工作,也在萧琰的主持下顺利推进。他参考历代的考核制度,结合当下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官员考核律法》,明确了考核的标准、流程和奖惩措施,规定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官员的任免、升迁挂钩。这部律法得到了皇上的认可,很快便在全国推行。 制度推行后的第一个考核期,萧琰亲自前往地方督查。他来到江南苏州时,看到曾经因水灾而破败的村庄,如今已重建一新,百姓们在田间劳作,脸上洋溢着笑容。苏州知府换成了一位清廉能干的官员,他向萧琰汇报,新的考核制度让官员们不敢懈怠,都在尽心尽力地为百姓做事。 萧琰心中感慨,若不是德王在关键时刻的支持,他恐怕难以完成这些事。回到京城后,他再次来到安德王府,此时已是深秋,王府内的枫叶红得似火,随风飘落,铺满了庭院的小径。 李致正在庭院中下棋,见萧琰进来,便笑着邀请他:“萧侍郎来得正好,陪本王下一盘棋如何?” 萧琰在棋盘旁坐下,看着棋盘上黑白交错的棋子,说道:“王爷,此次能顺利清查柳成一案,修订考核制度,全靠您的支持。臣心中感激不尽。” 李致落下一颗黑子,淡淡说道:“你不必谢本王。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和百姓,本王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他抬头看向萧琰,眼中带着期许,“如今考核制度已推行,但若想彻底杜绝贪腐,还需长久的努力。你任重而道远啊。” 萧琰点头:“臣明白。臣会继续努力,不辜负皇上和王爷的信任,也不辜负百姓的期望。” 两人一边下棋,一边聊着朝堂上的事。李致向萧琰透露,皇上有意让他负责明年的科举考试,选拔有才华、品行端正的官员,充实朝廷的力量。萧琰闻言,心中激动,他知道科举考试关乎人才选拔,是朝廷的大事,皇上将此事交给自己,是对自己的极大信任。 “王爷,若臣负责科举考试,定会严格把关,绝不允许有人营私舞弊,确保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萧琰坚定地说道。 李致微笑着点头:“本王相信你。你向来公正严明,由你负责科举,皇上放心,本王也放心。” 棋局结束时,天色已黑。萧琰起身告辞,李致送他到王府门口,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眼中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萧琰就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未来必定会在朝堂上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更多的力量。 而萧琰走在回家的路上,月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泛起淡淡的银光。他想起自己从一个普通书生,到如今的吏部侍郎,这一路走来,离不开德王的赏识与支持,更离不开自己对初心的坚守。他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将来官居何位,都要始终牢记 “为百姓谋福祉” 的初心,不贪名利,不徇私情,做一名清正廉洁、为民服务的好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