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潼关箭雨覆孤魂 中-《长棍映雪行》
            
            
            
                
    第(2/3)页
    侥幸未死的百姓和溃退下来的伤兵如同没头的苍蝇,在狭窄的街巷和瓮城空地上绝望地哭喊、奔逃、互相践踏。老人被撞倒,孩童在血泊中哭泣着寻找父母,妇女抱着襁褓茫然四顾,眼中只剩下死灰。
    死亡的阴影,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幸存者的心头,恐惧如同瘟疫般蔓延,几乎要压垮最后一丝理智。
    崩溃,只在旦夕之间。
    “让开!都让开!往城墙根跑!别挤在空地上!”一个声嘶力竭的女声穿透了嘈杂的哭喊和爆炸声。是如兰!
    她奉石憨之命下来组织疏散,眼前的惨状让这个铁打的女子也红了眼眶。她挥动铁拳,砸开挡路的障碍,甚至用蛮力分开互相撕扯踩踏的人群,试图建立起一点点秩序。然而,个人的力量在这汹涌的绝望浪潮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又是一颗燃烧的石弹呼啸着砸落!
    “小心——!”如兰目眦欲裂,猛地扑向一个抱着婴儿、呆立在落点中心茫然无措的年轻妇人。
    轰!
    石弹砸在离她们不足三步远的地方,灼热的气浪和飞溅的碎石将两人狠狠掀飞出去!
    如兰用自己的身体死死护住了怀中的妇孺,后背重重撞在断墙上,剧痛让她眼前发黑。怀中的婴儿发出撕心裂肺的啼哭,年轻妇人则彻底吓傻了。
    如兰挣扎着爬起,顾不得背上火辣辣的疼痛和手臂被碎石划开的伤口,将妇人拉起推到相对安全的墙根。她看着眼前如同沸粥般混乱绝望的人群,看着不断从空中落下的死亡,一股深沉的无力感几乎要将她吞噬。单凭疏导,救不了几个人!
    怎么办?
    怎么办?!
    她的目光焦急地扫过四周,掠过燃烧的房屋,断裂的梁木,散落一地的杂物……突然,她的视线定格在一处坍塌的民房角落。那里,堆放着大量用来修补屋顶、尚未使用的细长藤条!旁边还有散落的渔网、麻绳!
    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劈入她的脑海!
    “女人!会编东西的女人!都过来!”如兰猛地站直身体,用尽全身力气发出吼叫,声音如同受伤的母狮,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竟短暂地压过了周围的嘈杂。她指着那堆藤条,“快!把那些藤条拖过来!绳子!渔网!全都拖过来!”
    她的吼声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几个原本蜷缩在墙角瑟瑟发抖的妇人,下意识地抬起头看向她。
    那眼神空洞麻木。
    “想活命吗?!”如兰的声音更高,更厉,如同鞭子抽打在她们麻木的神经上,“想你们的孩子活命吗?!那就动起来!快!”
    活命!孩子!
    这两个词像针一样刺穿了绝望的迷雾。几个妇人眼中终于有了一丝微弱的光亮,她们互相看了一眼,又看了看如兰那染血的、却异常坚定的脸庞,一股求生的本能压过了恐惧。
    “听…听这位女侠的!”一个头发花白、脸上带着血痕的老婆婆颤巍巍地站起来,她是第一个响应的。
    如同点燃了火星,一个,两个,三个……越来越多的妇人,甚至一些半大的女孩子,从废墟中、从墙角里挣扎着爬了出来。
    她们有的衣衫褴褛,有的身上带伤,眼中还残留着泪水,但求生的欲望让她们汇聚到了如兰身边。她们不再是无助的待宰羔羊,而是被绝望逼到墙角后,本能地想要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求生者。
    “快!把这些藤条理出来,长的短的分开!”
    “绳子!用绳子把这些藤条编结实!像编席子,编箩筐那样!越密越好!”
    “渔网!把渔网也编进去!撑开!”
    “那边还有破布!浸湿水!盖在上面!”
    如兰成了绝对的核心。她魁梧的身躯像一堵移动的墙,一边大声指挥,一边亲自动手,用蛮力将沉重的梁木拖过来当作支架,用铁拳砸断碍事的断壁残垣清理场地。
    她动作粗暴,甚至有些笨拙,但效率却高得惊人。她的吼声带着一种战场磨砺出的铁血和不容置疑,让混乱的场面迅速变得有了主心骨。
    女人们被组织起来,她们或许不识字,但编织、缝补、劳作的本能早已刻进骨子里。
    此刻,这些日常的技艺成了救命的法宝。粗糙的手指在坚韧的藤条和麻绳间翻飞,虽然因为恐惧和伤痛而颤抖,却异常迅速。她们将藤条纵横交错,用麻绳死死捆扎,再将渔网覆盖其上,用浸透凉水的破布覆盖表面增加重量和防火性。
    一张张巨大的、粗糙的藤网,在绝望的废墟上,在如兰的吼声中,被这些平凡的女人以惊人的速度编织出来!
    “起网!撑起来!快!对着城门洞上面!挡住落下来的东西!”如兰看到第一张粗糙但足够大的藤网成型,立刻指挥几个力气稍大的妇人,合力抬起这张沉重的藤网,利用断壁和拖来的梁木作为支撑点,艰难地将其斜斜撑起,覆盖在拥挤人群的上方,像一把巨大的、歪歪扭扭的伞,指向最容易落下致命投射物的城门洞上空区域。
    几乎是藤网刚刚撑起的瞬间!
    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