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最后,受造畜邪术所害,头颅落地。 陈叙又着重突出了小鬼被杀时的悲愤与险恶。 最后的最后,他犹豫了片刻,还是将小鬼复仇的结局写了上去。 陈叙料想,小鬼复仇,以子杀父,必定要遭到时人强烈抨击。 不论复仇是不是正义的,时下的礼法却根本无法容忍这种行为。 陈叙这样一写,争论必定就会产生。 甚至很有可能,他自己这个“旁观者、记录者”,也会受到剧烈抨击。 但是陈叙终究还是这样写了。 小鬼能有勇气复仇,他总不至于连写都不敢? 既是要警示世人,这父子相残,小鬼弑父的悲剧岂不更是震撼人心? 陈叙不但要写,还要将这一段情节渲染得越发惊险跌宕。 最后小鬼复仇这一段的高潮,他还虚构了一些波折。 用种种险恶生动的语言将场景描写得恍若真实,以强烈的画面感,冲击时人感官。 结尾才轻轻感叹一句:“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不是完整的诗词,简短一句而已。 日后这两则小故事若能发酵,世人对这句诗产生好奇,再有合适时机,陈叙受到推动再来写出完整诗篇。 如此一来,新诗是应世人呼声而出,传播效果定然好过平铺直叙。 陈叙至此搁笔。 却听身旁接连两声重重叹息。 一是伍正则,他声音低沉:“世情凉薄,人心险恶,一至于此!” 另一个却是崔云麒,他义愤填膺,怒发冲冠: “好个无耻小人,分明读了满肚子圣贤书,却不事生产,不积家业,反倒觊觎妻族家财。 害了妻子岳家还不够,竟还纵容小妾毒害小儿。 真是畜生不如!无耻之尤,世上焉能有这等读书人? 必传播此人声名,令天下人共唾之!” 怒过之后,又是一声叹:“可怜那小儿,竟未遇侠客。” 他还在对《侠客行》中的侠客念念不忘。 两则小故事,彻底引动了这个世家少年的恻隐之心。 《侠客行》里的侠客,更是激发了他的侠义之心。 崔云麒完全将两个故事当真了,而陈叙虽是用半真半假的梦幻语调在写故事,可事实上,这故事又的确都是真实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