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得不从邻近省调任官员,有的官员直接就是带罪上任。 “大人,有您的信。” 景煜拆开信,过了一会儿,面色微微一变,念道。 “尔奉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景煜沉默了一会儿,似乎是酝酿出一句文绉绉的话来评价一下李平安写的诗词。 最后点头道:“牛!!” 随即,景煜便让人找了石匠,让人将这四句刻在了石碑上就放在衙门门口。 并且规定渝都城各级有司官员衙门,都要立石碑,熟读此四句。 “哎,那儿什么时候多了一块石碑。” “是景大人要立的。” “哦?是什么石碑?” “写了四句话,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尔奉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这是景大人写的?不愧是怀麓书院的学子!!” “不是景大人写的,而是景大人的一位友人,你看石碑下面的小字。” “李平安所著。” 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友景煜劝而所著。” 不久后,京城。 书房内。 内阁的首辅正与几分自诩的清流内阁成员激烈交锋着。 两方各执一词,柳韵则并不在意翻看着各部上来密奏。 等双方吵得差不多了,这才出声道。 “渝都城的事情各位爱卿可都听说了?” 首辅道:“景煜办事还是得利的,渝都城贪腐严重,其中关系曲折复杂,也只有刚直不阿之人方能办成。” 首辅亦是怀麓书院弟子出身,所以对同样是怀麓书院出身的景煜颇有好感。 何况景煜此次办事确实不错,他自然愿意为其说上几句好话。 “听说他还让人刻了石碑写下四句话。”户部尚书道。 柳韵:“尔奉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众人神色都是微微一动,咀嚼这四句话,不由得露出赞叹之情。 “这景煜还是有几分才气的。”首辅笑道,“此诗通俗易通,这是我大隋官员廉洁精神的象征,警示百官。” 众人都给出了不错的评价,这首诗写得着实好,不像一些浮夸的诗词,深奥难懂。 这首诗既能流传于显贵之间,让平民百姓也能理解, 柳韵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只是这首诗并不是景煜所做,而是一名蜀山弟子。” “嗯?” 御书房内的几人纷纷一愣,蜀山弟子? “是蜀山一位名叫李平安的弟子所著。” 几人沉默片刻,随后首辅干咳一声,掩饰方才的尴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