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用,严恪义和中线的很多人,马上就会死,我已经联系了天蛇宗的瓜真人。 前线的布防图,天蛇宗已经掌握,只等他们积蓄够力量,便会发起第一轮总攻,主攻点,就在中线! 莽象现在离开了群青原仙城,不知道去了哪里,只凭悬篆一人,就是他亲自出手,也救不了一千七百里中线。” 易走日有些咋舌。 这就是真人层面的博弈吗? 作为底蕴深厚的大宗,红灯照不可能因为一场战役的失败而一蹶不振。 让天蛇宗扯着中线撕咬一番,可以狠狠地打击莽象派的威望,且大量清洗宗门多出来的筑基,从而维持宗门的稳定。 对于烛照派而言,最好的结果是红灯照赢,但莽象是惨胜,如此,才能充分实现‘莽象成仙尊但莽象又不太仙尊’的结果。 红灯照利益得以扩张,烛照轻松威压莽象,从一吃二晋升为一吃三,爽吃。 最终,烛照派决定接下王玉楼的阳谋,同时,暗通天蛇宗瓜真人发起全线进攻,从而打击莽象派在前线的影响力。 烛照仙尊不出世,当家的就是进贤和易走日。 他们的命令,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作烛照的命令。 情况大概就是烛照的恩情往下传,红灯照的筑基用命还。 上前线,做填线耗材。 王显周曾经和王玉楼强调过的那句话,含金量还在上升——红灯照只存在两种弟子,有跟脚的、没有跟脚的。 平时,两种弟子的区别可能不是那么明显。 当矛盾被各种因素主动或被动的激化到一定程度后,两者的分野瞬间变得无比明显。 红灯照多方势力博弈出来的恩情偿还协议很有意思。 三十名以上筑基的势力,要派五分之一的筑基上前线。 十名以上筑基的势力,要派四分之一的筑基上前线。 五到十名筑基的势力,要派两名筑基上前线。 五名以下的,派一名筑基上前线,该名筑基死亡后,五年内不用再派人。 稍大一些的要拉拢,三十名筑基以上,往往意味着有紫府坐镇,五分之一的份额,尊重的是紫府真人的利益。 十名以上的筑基家族,则是被割的最狠的,这是怕他们坐大,他们属于红灯照恩情债化债计划的照顾对象——必须先还、全额还。 再小一些的筑基家族,则是属于红灯照与底层修士之间的防火带,不能全割完了,所以留了些手,目标是制度性的出清新生的独苗型筑基小家族,从而实现砥砺前行的砥砺效果。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倒霉蛋可能就是吴谨言了,标准的独苗型筑基家族的筑基期族长。 红灯照不养闲人,吴谨言如果抗不过去,吴家散了也就散了。 如此精密的差异化收割与区别对待,看似荒诞,但充满了现实性。 一鲸落万物生对于紫府和仙尊们不太适用,红灯照更喜欢大家一起往下割的方式,这样,也能避免内斗无底线的升级。 “族长,玉楼和楚然等您多时了。” 王玉楼把秦楚然从滴水洞中调了出来,准备把她放在香竹坊,帮自己盯一盯香竹坊的利益。 虽然身兼多职,但王玉楼在南叶国、特别功勋堂内,都非常守规矩,从不主动做任何可能会涉嫌违规行为。 南叶国有已经被他得罪了的南叶轲,特别功勋堂则是从改制后的利益分配上得罪了太多人,总之,这两处王玉楼都有影响力,但他的影响力又没达到可以让他百无禁忌的地步。 所以,反而是看似不起眼的香竹坊,成为了王玉楼在两宗前线最大的收入来源。 “楚然,不错,已经练气了,好好修行,争取早日筑基。” 打发走了小秦,王显茂才和王玉楼谈起了真正的要紧事。 “你让我一个人来,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王氏现在有七名筑基,王景怡、王玉楼、王显茂、王荣江、王荣文、铁擒鹤、郑彦、周映曦。 所以,王氏理论上应该派两位筑基到前线。 “我和景怡老祖,以及映曦、郑彦,都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王氏之人。 所以您无需多虑,掌门不会没事找事的,您只要小心些,在前线立稳跟脚,咱们以后就再也不用为征调筑基的事情发愁了。” 王玉楼胸有成竹,对黄秋生的窝囊很有信心,老黄的退意一旦萌生,就不可能轻易得罪莽象门下正炙手可热的王氏。 一族三真传,其中的含金量,懂的都懂。 “我倒不是担心,战争开始,没有人可以轻易的置身事外。 或者说,置身事外的代价太大。 玉楼,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王氏把所有能派来的筑基都派到前线。 荣文和荣江、郑彦修为低一些,让他们跟着你做事,我和铁擒鹤上一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