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何疏桐近来的心情有些复杂。 她自幼时起,便被当作书香仙子来培养,读的都是琼编玉牒、典册高文。 随着书读的越多,她越发觉得书上明心见性的道理,与她这被迫读书的行为乃是南辕北辙。 她抗拒着这样的日子,这让她开始厌恶起看书这件事。所以自立志学剑之后,除了修炼必须之外,她鲜少会去主动读书。 然自己那三弟子姬灵若却担心她在蛇族住的无聊,好心给她送来了一本书供她解闷。 她不爱看书却给她送书,但她还是将这不太合适的礼物欣然收下。毕竟灵若并不知晓她的过往与喜恶,能有这番心意她已经很是欣慰。 只是她看见书名也觉好笑——《神雕侠侣》,怎么是本凡间话本? 这灵若天性烂漫,竟没想过她已是在仙道浮沉近三百载的莲剑仙子,又怎会读这种小姑娘才爱看的凡俗读物呢?真要送,那也该送一册诗集、一卷画册才对。 但她也并未觉得生气,反而觉得这位弟子可爱。料想定是灵若自己极爱看这本书,所以才会想着分享给她。 将喜欢的东西与喜欢的人分享,这多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她心觉有愧,对灵若这个弟子,她的关怀并不够多。 遂她又将搁置在角落里两日的话本拿了出来,想着她也有必要多了解一些姬灵若,而绝不是因为在这闷热竹庐中真感觉到了无聊。 可随着她翻开书卷第一面,她就差点又将此书关上。因为作者署名那里,赫然写着“师妹天下第一”六字。 何疏桐想不通,这文化造诣得是多低的笔者才会取这种笔名?再不济,你取个什么什么公子的笔名也比这更有风范些吧? 可偏偏这种人写的书居然还被灵若这种小姑娘奉为珍宝,她便压下鄙夷,秉着批判的态度翻开了第二面。 男主人公名为官徒,何疏桐并未觉得有何古怪,只是觉得这凡俗话本用词直白、遣句随意,读起来倒是没有小时候看那些古稀之书时来的疲惫。 但或许也正是如此,一个鲜活的低武世界自书中缓缓展开,令人不知不觉就多翻了几页。 可直到看见那个白裙飘飘、天姿灵秀的女子出现,何疏桐才瞳孔骤缩,意识也瞬间清醒。 这女子的名字……怎么也叫何疏桐?! 是巧合吗? 她本能地就这般认为,毕竟她的真名鲜有人知,而这世上会叫这个名字的也绝不仅她一个才对。 可是偏偏,偏偏这个人名出现在灵若给她送的书里面…… 灵若是故意的吗?不对,看她送书时那神情并无古怪,她应该也不知晓我的俗名才对。 那么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单纯的巧合。 何疏桐感觉自己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了一个不得了的秘密,如今再看这个男主人公的名字,她竟觉得有些暧昧的熟悉之感。 是了,他也姓官啊。 官徒——书中特意解释那个养父为他取这个名字的含义,乃是取家徒四壁、一无所有之意。 这还让她阅读时就对男主心生同情,可如今再读,她竟分明觉得还有另一层隐喻。而这层隐喻,所有读者里恐怕就只有她这个真正的“何疏桐”才能领会。 官徒——官楚君之徒。 再结合那个俗不可耐的笔者署名,哪怕何疏桐再愚钝,她也猜到了作者是谁。 她再翻到扉页,发觉此书成书之时甚至还是去年。她不禁芳心一颤,没想到在那么早的时候,游苏对她的野心就已初露端倪。 带着这样的心理预期再去读书,才发觉这书中情节竟有这般多巧合:也是被年少收留,也是相依为伴,也是坎坷多难…… 两人二人共同成长,相互怜惜,如此情形之下互生情愫,但因师生恋不容于世。彼此之间四离四合,生死相随。 直到看到最后书中那个“何疏桐”纵身跳下断肠崖,书外的何疏桐只觉自己的肠都要断了,赶忙将书卷阖上,不敢再看。 他会将书中师徒二人的感情之路写得这般曲折坎坷,看来他很清楚这段感情会有多么艰难。 可即便如此,他还要像书中的官徒那样坚持吗? 所以她不敢去看结局,因为她也分不清,她是想要一个悲剧,还是想要一个喜剧。 竹庐里的暑气如无形蛛网,将她困在莲台之上。 她的素白罗衫已被香汗洇透,透出底下藕荷色的诃子边缘。 冷风扇在远处嗡嗡转动,送来的凉风却稀薄了许多,根本难解她心内的燥热。 因为冰化了。 而每到这时,少年都会雷打不动地给她送来新的冰块。 她望着窗外摇曳的竹影,赶紧将这本没看完的书藏在身后,却没来由想起昨夜梦中少年滚烫的掌心按在她的腰侧。 在那梦中,她竟已经纵容他排毒时不必再木讷地躺在床上,而可以站起来从身后搂紧她,一边凑在她颈边深嗅他梦寐以求的味道,一边让她手动祛毒…… 这根本远远超越了正常师徒该有的界限,那日在云端跌落时的心悸此刻又翻涌上来,搅得她坐立难安。 何疏桐见池中倒影,自己的双颊酡红如霞,哪还有半分洞虚剑仙的清冷威仪。 忽闻竹门轻响,她如惊弓之鸟般起身,广袖扫过案头茶盏,泠泠清响中倒映出她慌乱的眉眼。 “师娘,今日的冰送来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