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刷! 写完最后一个字符,方文只感觉神清气爽,通体舒畅。 他做到了! 困扰了他一个月的问题,他只花了一个晚上就解决了! 看了看电脑上的时间,凌晨三点十七分。 抬头向窗外看去,校园中一片宁静,只有路灯洒下昏黄的光芒无无边的夜色。 你见过凌晨三点的蓉城大学吗? 方文可以骄傲的说,他见过了! 当然,他以前玩游戏时也没少见。 但熬夜玩游戏的见过,跟熬夜写论文的凌晨三点,带给人的成就感是根本没有可比性的。 兴奋劲头过去后,深深的疲倦涌上心头,也顾不上洗漱,方文拿着手机就往床上爬。 然而,让方文后悔莫及的是,他在睡觉前按下锁屏键看了眼时间。 然后,他就看到了手机上的微信消息。 是陈辉发来的,就在几分钟前。 “他都不睡觉的吗?” 带着这个疑问,方文点开微信消息。 “学长的论文非常有意思,不过我有几个地方有些疑惑, 在证明过程的步骤二中,将自同构表示为矩阵时,默认系数l,与GL(1,p)的作用相容,但未验证l mod p非零的必然性。 是不是可以通过嵌入参数约束条件l≡0mod p确保交换子生成Φ(G)的最小生成元。通过反证法证明若 l≡0mod p,则[a,b]∈Φ(G)p[a,b]∈Φ(G)p,导致幂零类下降,与原假设矛盾。 然后构造伴随表示验证,将自同构对生成元的作用写为矩阵通过直接计算验证矩阵乘法与群运算的一致性,特别是对关系式b^p=a^(kp^n-2)的保持需满足m≡1mod p^(n2),从而限制m∈GL(1,p)。” “嗯?” 方文嗖的一下从床上爬起来,再次打开电脑,打开自己的论文,翻到证明过程的步骤二。 花了十几分钟时间,有了陈辉的提醒,他果然发现自己的证明过程真的存在漏洞,至少是不够严谨的。 他脑子是怎么长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