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徐志远有些振奋。 椭圆曲线求解丢番图方程在学界已经形成共识,但陈辉这种求解方式更加便捷,需要的计算量更少。 要知道,八十多位的整数,即便是消元,通过确定两个变量验证第三个变量的方式,总共的组合也是10^160种组合。 而当今算力最强大的神威太湖之光计算能力峰值也就12.5亿亿次每秒,差不多10^18/s,也就是说,需要10^142秒,也就是10^134年,或者说1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年,才能完成验证。 当然,数学家们也已经找到了一些简便的解法,将这个数量级降低到通过普通计算机也能在短时间内计算出来的地步。 但用陈辉这种方式,哪怕是一个人,也能在几十分钟内得到答案,先进太多太多了! 这样的解法,注定是可以名留青史的。 “又可以发期刊?” 陈辉有些困惑。 在他心目中,论文和期刊一直以来都是很神圣的存在,但现在这个神圣的地位正在不断的降低,正在被一步步拉下神坛。 “当然可以!” 徐志远肯定的说道,“你将O点的选取方法及论证过程放入论文,完全可以发一流数学期刊。” “不过论文发表之前,你最好不要在其他地方讨论这个解法。” 徐志远叮嘱到,“学术圈也并非你想象的那么洁白无瑕,同样是藏污纳垢,剽窃别人成果的事情并不少见。” 他倒不担心刚才教室里的那些学生,那些学生连听都听不懂,就算是想要剽窃,也无能为力。 而他对自己还是有很高要求的,剽窃学生成果的事情,他做不出来,也不屑于去做。 “一流数学期刊?” 陈辉好奇的问道,“是一区SCI吗?” 王启明跟他承诺过,发表一区SCI论文是有奖励的,没想到一篇正准备发表,下一篇就有思路了。 看来当数学家,还真是钱途无量。 同时他也有些期待,不知道第二篇论文会不会有自由属性点奖励。 “当然是!” 徐志远哭笑不得,SCI分区说白了就是看影响因子,影响因子则是期刊文章引用次数除以可引用文章数,而真正高水平的论文,尤其是数学论文,能看懂的人都很少,就更不用说引用了,所以发表这样文章的期刊,那引用次数能高吗? 但你能说这样的文章质量不高吗? 所以在数学界,就会出现很奇葩的现象,明明一些水平没那么高的期刊,影响因子反而比四大顶刊都要高很多。 但无疑,四大顶刊和一流的数学期刊,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依旧能进入一区SCI! “好了,去吧,尽快整理成论文,可以发给我帮你把关,也可以发给你老师。” 徐志远说道,“你老师也是可以信任的。” “当然,你也可以先发布到axiv上。” 他是江城大学数学院教授,跟袁新毅也算是认识,自然知道陈辉是袁新毅学生的事情,这也是他没有给陈辉推荐要发表什么期刊的原因,这样做,似乎有些越俎代庖的嫌疑。 至于袁新毅,一个要冲击菲奖的年轻人,还不至于看上这点成果。 “好的,谢谢徐老师。” 陈辉道谢,收拾书包走出教室,写论文的确应该重视,但首先,他得先把上一篇论文投出去! “老大,太牛了!” “我就知道这道题肯定只有老大做得出来!” “刚才徐老师跟你说什么了?有没有说拿到第一名的奖励是什么?” 李泽翰和陈灵儿两人并没有离去,而是等在教室外,陈辉一出来,李泽翰就迎了上来,又是一顿彩虹屁。 陈辉却是听明白了,他根本没听懂刚才的解法。 走出教室已经是十一点半,三人一起去教工食堂吃了顿自选。 顶着炎炎烈日走出食堂,小胖子李泽翰已经汗如雨下,看到前方路边正好有一辆电瓶车,李泽翰发出嘿嘿怪笑,拿出手机开始扫码。 “我没电了,请换一台试试……” 听着电瓶车传来的电子音,李泽翰笑容戛然而止,站在烈日下,环顾四周,方圆数百米内再没有一辆电瓶车。 “WTF?” 李泽翰第一次体会到天塌了的感觉。 “辣鸡芒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