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当然,他也没什么嫉妒的心思,当一个人足够强大的时候,学生越强他自然会越开心。 更何况,他也有他的主场。 在咖啡馆中扫了一圈后,他迈步向一位鹰钩鼻老者走去。 “法尔廷斯先生,好久不见。” 当年袁新毅在普林斯顿读博时,法尔廷斯还在普林斯顿任职,袁新毅还上过他的课。 “好久不见,袁。” 法尔廷斯不苟言笑的点头,“给你提了那么多修改意见,你不会怪我这个老头子多事吧?” “怎么会。” 袁新毅连连摇头,“如果不是老先生,我的论文也不会这么完善,我应该谢谢老先生才是。” “既然如此,那我还有一个问题,想要当面问你,你的证明过程中,在非交换Kac-Moody群的情形下,几何朗兰兹函子的构造……” 法尔廷斯也不客气,当即再次发问。 袁新毅苦笑,但也认真思考起来。 两人的交谈也吸引了不少人的加入,原本跟陈辉聊了几句的舒尔茨和孔涅等人也都围了过去,陈辉的确已经展现出了不俗的天赋,但不过是崭露头角的新人,现在这个时代的主角,还是袁新毅他们这一代人。 陈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咖啡厅的另一个角落里,布莱恩特端着咖啡从一个圈子中脱身,回到奥利弗身边。 顺着奥利弗的视线看过去,正好见到与舒尔茨孔涅等人相谈甚欢的陈辉,还有被众人围在中间,当成主角的袁新毅。 “嘿,奥利弗,精神点,端起你的咖啡,加入这场狂欢吧!” 布莱恩特放下咖啡,在奥利弗身旁坐下,“这次会议之后,大家都会知道你在杨米尔斯方程上的贡献,相信我,他们会为你张大嘴巴的!” “刚才我在咖啡厅中看到费弗曼和德利涅了,不少数学界的大咖前辈们都来了,欧洲数学学会可没有这么大的面子,你知道他们是为什么来的吗?” 布莱恩特自己也有些兴奋,想到自己能在这么多学界大佬面前展示惊人的成果,他就激动得浑身战栗。 可惜他的安慰对奥利弗并没有太大作用,即便他已经加入了最顶级的团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他反而没有在教研室打游戏时快乐了。 他感觉自己像是陷入了梦魇,总是隔着一层薄纱在看世界,浑浑噩噩,这样的感觉很难受,他却不知道该怎么走出来。 布莱恩特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异常,作为主角之一的他无疑是咖啡厅中的红人,很快他就又端着咖啡走出去,加入到一个个圈子中开始高谈阔论起来。 “嘿,多贝西,好久不见。” 刚走出来的布莱恩特一眼就看到了在咖啡馆中的,杜克数学杂志主编多贝西,冷笑一声,走上前去打招呼。 多贝西只是看了他一样,一言不发的就走开了。 身为阿贝尔奖得主的她,无论是学术成绩和荣誉,都不用给布莱恩特面子,哪怕是布莱恩特团队真的攻克的杨米尔斯方程,她依旧有资格给布莱恩特甩脸色。 通常来说顶级数学家们也都会维持基本的体面,说不得以后还能有合作什么的,学术圈,人脉同样是重要的资源。 但多贝西不想搭理布莱恩特。 “恭喜。” 反倒是跟在多贝西身边的另一位女教授克里斯汀留了下来,与布莱恩特热情的交谈起来。 没过一会儿,布莱恩特身边也围了一堆人。 “我跟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加州大学的富兰克林·李。” 忽然,克里斯汀对布莱恩特介绍到。 “华夏人?”布莱恩特上下打量这位已经富态得跟西方人一样的秃头中年,还是认出了明显的特征。 “哦,我的朋友,我跟那些抄袭您学生的华夏人不一样,相信我,我现在叫富兰克林·李!” 富兰克林·李热情的解释到,“我看了您在arxiv上发布的论文,充满了真知灼见,您一定会成功的,我相信!” 布莱恩特顿时想起自己在哪听过这个名字了,虽然依旧不动声色,心中却阴沉了几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