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管理员轻笑着低声说道。 在三一学院逛了一圈后,沿Trinity街南行,路过圣玛丽教堂的十二世纪钟楼时,陈辉忽然听见一阵熟悉的乡音,“徐志摩当年就在这里租船。” 这声音像路标般将陈辉引向村长学院的哥特式拱门。 穿过礼拜堂震撼的扇形穹顶后,剑河畔的垂柳骤然闯入视野——它们比诗中描写的“金柳”更葱郁,枝条垂入拜伦潭的水面,勾画出徐志摩最爱的“榆荫下的一潭”。 白色诗碑前围着不少来自华夏的游客,他们下意识的朗诵着诗碑上的诗,中英文诗句在空气里混响,而河面撑篙的剑桥学生正用长竿点破云影,完美复现了“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的意境。 呜呜。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梁沛轩发来一条微信消息。 这是他跟李海梁沛轩三人的小群。 这条消息梁沛轩发的是一张照片。 看到这张照片,陈辉神色变得古怪起来。 梁沛轩照的竟然是牛顿的青铜雕像! 就在十几分钟前,陈辉还站在这座雕像前。 “猜猜我现在在哪?” 梁沛轩发消息的同时还拍了拍陈辉。 “剑桥三一学院,你该不会来参加IMO的吧?” 陈辉下意识的打字回复。 “。。” “是不是李海那小子告诉你的?” 一下子就被陈辉猜中,梁沛轩显得有些不甘心。 “?” 李海在群里发了个问号,“不带这样冤枉好人的啊。” “对了,记得从日不落帝国给我带点特产回来。” 【李海拍了拍梁沛轩的木鱼功德+1】 “行行行,炸鱼薯条管够!” 梁沛轩心情显然很不错。 “你还真来参加IMO的啊?” 陈辉有些惊讶,他知道梁沛轩的数学实力,要说参加CMO努努力还能做到,但参加IMO,这是开了? “当然!” “虽然比你晚了一年,但只要我足够努力,早晚赶上你!” 看得出来,梁沛轩此时很是意气风发。 这一年时间他有多努力,只有他自己知道。 “恭喜!” 陈辉真心祝福到,“加油,你要是能拿金牌,我说不定还能给你个惊喜!” “什么惊喜?” “说出来就没意思了。” “老梁加油,争取拿个金牌回来,让赵校长给你在门口也挂一条横幅。” 李海也在群里活跃发言,顺便还发了张照片。 “这是蓉城二中?” 陈辉看着这大气磅礴的校门,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某个皇宫大门呢,跟他印象中蓉城二中的大门差距也太大了。 “赵校长特意为你修的,看到上面的横幅没,你使劲挣荣誉,地盘管够!” 陈辉甚至可以想象到李海打这几个字时偷笑的表情,他也有些哭笑不得。 “我可没资格挂在校门口,现在通货膨胀,IMO已经上不了档次了,没看到校长把巴巴里阿的横幅都撤了吗?” “陈辉的IMO不也还在嘛。” “醒醒,它在那是因为它是陈辉拿的IMO!” 三一学院,牛顿雕像前,邓乐岩拍了拍,在群里跟李海疯狂对线的梁沛轩的肩膀,“走吧,回酒店吧,现在还不能懈怠,大家好好复习,争取明后天取得好的成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