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魏明挂了电话没多久,平安叔的电话就打了过来,也是找他的。 “喂,魏主任。” “魏明同志,喜讯啊!”魏平安激动道,“上影厂的谢进导演刚刚看完你的《牧马人》,把电话打到学校来,询问你是否有意把改成剧本,他对这个故事很有兴趣!” 魏明平静道:“好的,我这就改,替我向谢导问好。” 挂了电话,魏平安奇怪,怎么感觉小明一点都不兴奋呢?那可是谢进啊,红色娘子军的谢进啊! 魏明的兴奋劲儿都在笔端,本来下午还想陪梅琳达的,现在决定马上改写剧本。 而在他进行改编工作的时候,20万册《当代》仅用了三天就完全被市场消化掉了。 文坛再次被“魏明效应”所震惊,在刘振云之后,很多文章开始抛开魏明某一部,直接评论魏明,研究魏明,还总结了一个“魏明效应”。 颇有后世王硕、王小波风靡时的气象,文坛霸主可能远远谈不上,但文坛偶像是实打实的,带货能力都超强。 而人民文学出版社反应也很快,紧急又加印了15万册迅速发往全国各地! 《当代》从10万册发行量暴涨至30万级别,直接晋级为一线文学刊物。 白舒荣还打电话过来告诉魏明,他们负责人严文景先生突发急性脑血栓住院了。 魏明吓一跳:“不会是因为杂志卖太好吧?” “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不过主要还是年纪大了,先生身体一直不好,这次生病之后估计要从这个位置上退下来了。” “严先生在哪家医院?”魏明问。 “友谊医院,你有这份心意就好了,我会帮你转达的,不过现在我们都不让去。”白舒荣道。 “那好吧。”魏明叹息一声。 白舒荣又道:“你这篇不出意外又引起了不小的争议,靠近报刊,感觉每一份报纸上都在讨论牧马人,讨论许盛放,你怎么看。” “我坐着看。”魏明面前就摆着一份报纸,上面一篇评论文章就是针对《牧马人》假大空这一点展开了批判的。 魏明觉得这种评论也挺好的,评论者认为人有私心,有享受美好生活的生物本能,所以许盛放显得不够真实。 放在以前这种想法想都不能想,现在他想了,还写出来,并发表。 这就是一种进步。 虽然更多读者被许盛放的选择所感动,《牧马人》也被视作一种正面典型,很多官方报纸都在力推,但这种质疑的声音还不少呢。 不过很快《日报》就给出了强有力的回击。 这天第三版发表了一篇在宁夏养猪的现实版“许盛放和魏芬芳”的故事,《巴西华侨严纪彤、王柏玲夫妇的抉择》。 同一天,魏明在《中国青年报》上也发表了一篇文章《我的父亲母亲》,先是讲了自己创作《牧马人》的动机。 “最初只是想记录父亲母亲先结婚后恋爱的故事,后来看到了宁夏严纪彤、王柏玲夫妇的报道,于是又融入了她们的故事,这才有了《牧马人》……” 之后魏明根据自己的儿时记忆讲了一些父母的故事,并在文章最后表露了寻人的企图。 《中青报》很配合,一个字都没删,而魏明也答应过几天给他们做一次正式的采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