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个没问题,吴导你也可以说一下对剧本的具体要求。” 之后两人又谈了几分钟,当魏明打完电话走出招待所,突然发现天上开始飘起雪花。 三月中旬,魔都竟然开始下雪了,不过并不大,飘了几朵小雪花就停了。 魏明突然想到龚樰名字的由来,她该不会是三月的生日吧? 可惜自己没法直接联系她,只能回头写信询问了。 随后魏明来到了上影厂,找谢进导演聊了聊,了解了一下《牧马人》的进度,并参观了在摄影棚内搭的景。 不过对于谢导想拍《放羊班》这件事魏明没有松口。 他的出现引起了上影厂不少演员的关注,起初还以为是演员呢,后来还是宋崇导演宣扬了一下:“是作家,魏明魏作家!我们在文代会上见过。” 而且还有照片为证呢! 包括张渝在内的几朵小花眼睛都亮了,大名鼎鼎的魏明竟然这么高大帅气呀! 魏明这次来其实并不是特意来看谢导的,当然也不是看女明星的,而是想看一看上影厂保留的建国前的纪录片。 除了文字资料,视频资料也非常重要,而且更加具象化。 虽然中国第一部电影是在燕京拍的,不过华语电影的第一个繁荣期是在魔都,包括香港的邵氏最早也是从魔都起家的。 很多建国前魔都电影人拍摄的影像资料最后都随上影厂的建立而被上影厂珍藏了起来,也包括很多纪录片。 如果不是有谢进在上影厂的威望,哪怕魏明是个有些名气的作家估计都很难获得观看机会。 得知魏明是为了写新作品,谢进自然是全力支持的,他们首先看了一批淮海战役时期的纪录片,不仅有我军方面拍摄的,还有国军视角,那是打赢之后缴获的。 通过这些纪录片,刘帅、粟大将、杜聿明、黄维、邱清泉等人物在魏明眼里都鲜活形象了起来。 他开始思考要把哪位大人物写进故事里,创作的时候要如何进行刻画。 中间换胶片的时候谢导对魏明道:“要说那个时期的纪录片,其实北影和长影也不少呢,比如辽沈战役,长影厂可是全程参与拍摄的。” 魏明点点头:“我会去的。” 尤其是长影厂,45年就成立了,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也意味着他们拥有最全的解放战争时期的影像记录。 不过自己在长影厂没什么人脉啊,也就雪姐跟他们合作过。 在上影厂看了一天的纪录片,魏明记了很多东西,收获满满。 当他刚准备离开的时候,谢进导演的办公室有人打电话过来。 谢导让魏明等一下,等她说完,才对魏明道:“是小龚的,你要不要聊两句~”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