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一夜,多少人躺在床上都睡不着,而昌平分院的医务人员们基本上都没睡,一直都在打扫卫生,迎接领导的到来。 第二天上午8点,昌平分院的所有医务人员都翘首以盼,伸长了脖子看向远方。 不一会儿,肉眼可见灰尘滚滚,显然有一支车队正在驶来: “来了来了,大家准备好!” 汽车停下,这位领导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下了车,下车后笑着跟所有人挥挥手。 林三七又左右看了看,发现什么安保工作都没有。 而来就来了三辆车,除了卫生部门的领导外,领导就带了两个助手,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那就是轻装简行,丝毫没有架子。 如果硬要说安保,现场就两个穿绿军装的,其中一个还是景启生景领导。 可真要发生点安保意外,老头也不顶用啊,人家是指挥厉害,武力值也没多少的。 昌平分院的医务人员和家属们都快激动地疯了,一个个都冲上去想握手。 好半天这位领导才站到了中医院班子面前,李部长在旁边笑呵呵地介绍: “这位是首都中医院的沈国明院长。” “领导好!” “辛苦了。” “这位是首都中医院的副院长林三七同志。” 领导停下了脚步,一边握手一边开玩笑道: “林三七,我知道,中医院及时雨嘛,感谢你为我们拿到全世界最先进的X光机生产线,现在又发明了肺结核药物,了不起啊,果然是年轻有为嘛。” 林三七听着这熟悉又陌生的苏北口音,赶紧点头哈腰: “领导,这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祖国建设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说得好,那林三七同志,你就带我去参观参观你们的肺痨科吧。” “领导,这边请。” 大领导的心情显然很好,一路走,一边还在观察着分院的情况: “林三七同志,我听李部长说,你们中医院昌平分院的成立,初衷是为了安置清退职工,所以特意批了一个农场。采用自给自足的方法一边行医,一边种田,怎么样,这个模式成功了吗?” 林三七看看沈院长,沈院长微微点头,他明白今天是林三七出风头的日子。 “领导,我们这个模式成功了,去年我们农场粮食大丰收,足够我们中医院所有职工和家属解决吃饭问题。同时,我们也保证了职工能继续在医生岗位上做贡献,为人民服务。 这是一种三赢,职工不用回老家,老百姓有医生看病,我的肺结核课题也能顺利开展。 领导,我要多说一句,现在我们国内的医务人员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尤其是协和医院、数字医院,包括其他几家医院的医生们,特别是曾经有过留洋经历的。 每一个医生都是我们宝贵的人才资源,所以我们因为各种困难必须要清退城市人员的时候,能不能网开一面,把那些优秀的医务人员留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