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要观察腹腔内的液体,比如积液、冲洗水甚至是积血等,作为平面的标记物。” “把我的操作点放中间!” “腹腔镜镜头中央视野亮度往往较高,如果操作动作脱出视野,存在误损伤的隐患,并可能没有发现而导致严重后果,明白了没?” “镜头别晃!” “你持镜动作要缓慢而稳健,镜头尽量避免剧烈摇晃,同时为了扩大或者聚焦视野进退镜头时同样忌讳速度过快,避免导致主刀医生看得头晕!” “镜子花了,我怎么看得清?马上处理!” 林三七的汗都要滴下来了,这时候他已经发现了,自己别说当一名主刀医生了,就连当个扶镜手都远远不合格。 因为他完全跟不上蔡师兄的手术进程,完全不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进行,不是慢了,就是快了,手术视野一直不能完整展现在显示屏上。 手术的时候,天大地大,主刀医生最大,哪怕蔡央已经强忍着了,但语气已经开始越来越严厉了。 也就是林三七身份特殊,要是换了其他住院小医师,或者规培医生,估计蔡央早就开骂了。 外科医生真没几个脾气好的。 手术室里,其他几个助手和小护士一个个都掩嘴轻笑起来,看新人手忙脚乱也是一种乐趣不是? 就在林三七汗流夹背的时候,汪院长这时候也悠哉悠哉晃到手术室来了。 手术室孔护士长接到消息,立马飞奔出来:“呀,院长,您怎么来视察工作了?” 汪院长在下属面前当然要酷酷的: “我来看看新收的小徒弟手术怎么样了,对了,胸外科的蔡央在几号手术室?” “蔡主任呀,他在11号手术室呢,刚刚我巡逻的时候,发现他好像正在教学生,不过这学生应该挺笨的,蔡主任骂声不断,呵呵~~~” 孔护士长一边汇报情况,一边快速从换衣间里,从一个隔子里取出全新的手术服帮着院长换上。 能当上护士长的,哪个不是八面玲珑之人,并且还要观察仔细,对手术间里发生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有所了解。 汪院长换好衣服后,就朝11号手术室晃过去,一边走一边悠悠来了一句: “这个挺笨的学生是我新收的研究生……” 孔护士长匆匆的脚步一顿,真想给自己来两个嘴巴子,这马屁拍到马脚上去了。 手术室外,透过玻璃,汪院长看到了蔡央正在一边手术,一边不停教着手术细节,于是微微点着头。 “小蔡这技术没得说,果然是年轻有为啊。” 护士长也跟着瞄了一眼,小心翼翼问道: “院长,您的学生第一天来手术室,学得很认真嘛,而且你看刚来就扶镜了,天赋不错的。” 汪院长一听就乐了: “往后一个月我这学生都要在手术室里待着,你多照顾着一点。” 护士长秒懂,马上表忠心道:“院长放心,我会让大家都注意着的。” 手术室里的医生、护士、麻醉师在院长面前都是和蔼可亲,但在实习生或规培生面前,那可都是凶神恶煞的,绝对不好说话。 尤其能当上护士长的,基本都是女强人,平时可以随意对小医生呼来唤去骂几句,哪怕是主任医师有事情也只能跟护士长商量着办。 汪院长特意过来晃荡一圈,其实就是警告手术室里的医护人员们,千万不要欺负了他的宝贝徒弟。 中午下班的时候,更衣室里。 蔡央一边换衣服,一边还在不停叮嘱: “如果小血管没有通过吻合器的角度,我个人的建议是使用聚合物血管夹…… “450角度夹应用器允许夹子在闭合前环绕血管的整个圆周,避免任何血管损坏……” “两个夹子放置在血管的近端,能量装置密封并分开远端。在处理标本或者分开肺裂时,远端残根上的一个夹子可能会被移位……” “小师弟,你怎么……” 蔡央一边说,一边走,走到了一半才发现小师弟怎么不回答,然后转头一看,后面的走廊空空如也? 于是蔡央又匆匆走到了更衣室,这才发现林三七正一手扶着腰,一边慢慢在移动。 蔡央皱起了眉头: “小师弟,你这腰力和体力不行啊,我们的老院长当年80岁还能上手术台,一天10台手术下来手还是稳稳的,你这一上午就……” 林三七也是哭笑不得,心想你在两个媳妇当中周旋,交两份公粮,你试试你的腰受不受得了? 关键还在于蔡央跟别的医生不一样,其他医生的扶镜助手都是站在主刀医生身后的,同侧。 而蔡央的习惯是让助手站到对侧扶镜,这样助手在扶镜的时候不得不弯腰、侧身,这样才能看清显示屏,才能继续跟着动作。 在扶镜的整个过程中,助手的手都要平衡,如果手稍微抖一下,长长的前端镜头就会抖得非常厉害。 反馈到显示屏幕上,那就是模糊一片,完全没办法手术。 也不要说是林三七了,这样的别扭的姿势,弯腰、前倾、侧身,一台手术快点半小时,慢点一两个小时,谁吃得消啊? 人家助手都是专门练过的,林三七可没练过。 这才造成了他半天下来腰都快要断了,加上平时“运动量过大”,更是雪上加霜了。 “蔡师兄,没事,我,我就是早几天扭了腰还没完全恢复,你放心,我能坚持的!” 蔡英也无奈了,但也知道不能逼太紧,反正时间还有。 “行了行了,下午你还是继续旁观手术吧,这扶镜工作还是交给别人吧。还是那句话,你要给别人主刀时,尽量慢,宁可等扶镜助手,千万不要出错。” 第(2/3)页